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理解。

  • 1.依照课文原句或根据提示将诗句填写完整。
    (1)关关雎鸠,
     
    。窈窕淑女,
     
    。(《关雎》)
    (2)微君之故,
     
    ?(《式微》)
    (3)蒹葭萋萋,
     
    。(《蒹葭》)
    (4)杜甫诗“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的壮阔之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
     
     
    ”与杜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5)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明不要因为离别而感伤的诗句是:
     
     

    (6)《小石潭记》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身、溪水的语句是:
     
     

    组卷:5引用:2难度:0.5
  • 2.鹧鸪天•桂花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注】①此词作于北宋党争期间,词人和丈夫赵明诚“屏居乡里十年”之久,这首词写于这段时间。②“骚人”,指屈原。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修身美德,唯独桂花不在其列。
    (1)下面关于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此词作者李清照为宋代著名女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鹧鸪天”是词牌名。
    B.词上片抓住桂花“色”的特点来开篇,“暗”“淡”“轻”三字写出桂花的颜色不鲜艳。
    C.“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何须”二字,突出了桂花的色淡香浓、迹远品高,表现了作者对其他花的厌恶之情。
    D.词的下片李清照很为桂花抱屈,批评了先贤屈原作《离骚》时竟把香冠中秋的桂花给遗漏了,实乃一大遗憾。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的妙处。

    组卷:13引用:2难度:0.5
  • 3.【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选自《桃花源记》)【乙】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大道之行也》)(1)解释下列加点词。
    溪行
     

    ②渔人甚
     

    ③选贤
     

    ④男有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词义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A.芳草鲜美
    B.阡陌交通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并怡然自乐
    (3)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限断两处)
    率 妻 子 邑 人 来 此 绝 境
    (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5)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填空。
    ①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的诗句,【甲】文中描述的田园景象与之类似的句子是:
     

    ②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乙】文中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是:
     

    (6)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请参照示例,从两段选文中再找出一例,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
          (示例)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可以看出“桃源”中的男人和女人各司其职,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男有分,女有归”。

    组卷:7引用:2难度:0.5

二、现代文阅读。

  • 4.阅读下列关于“火星”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
          ①在古代,人们除了离我们最近的月球以外,研究最多的星体应该就是火星。
          ②2020年7月23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在我国文昌发射基地发射,这次的运载火箭上面搭乘的正是肩负着我国第一次自主探测火星任务的天问一号。在进行了长达6个月的太空旅行后,天问一号在2021年2月来到火星大气层附近。又进行了3个月的环绕后,终于在5月15日正式登陆。与月球探测任务相比,火星探测不仅要面临最远4亿公里的遥远距离,而且火星环境与月球环境也有较大差异。
    【材料二】
          ①美国的火星计划在探测器“海盗1号”和“海盗2号”登陆火星时达到了顶峰。探测器的机械手臂抓取了一些土壤样本,经研究其中没有任何生命痕迹和有机物存在。恰恰相反,火星土壤含铁量却极高。氧化铁及铁锈,作为微尘的组成部分覆盖了火星上的广大区域,赋予这颗星球独特的棕红色。
    【材料三】
          ①40多亿年前,火星与地球逐渐形成了。这兄弟俩长得太像了——同样有南极、北极,同样有高山峡谷。同样有白云,尘暴和龙卷风。同地球一样,火星的转轴也是倾斜的,因此火星上也有季节之分。难怪,人们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并由此推测,火星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
          ②科学家研究分析了火星的照片资料,发现火星上有干涸的河床,有的河床宽达几十千米,远胜过今天地球上的亚马孙河。2004年3月以后,人类通过对火星岩石的钻孔分析,进一步证实了火星上曾经有水的推断。那么,火星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③最初,这兄弟俩都没有水,没有生命,不但荒凉寂寞,还经常遭到彗星和陨石突如其来的袭击。当时,太阳系内有无数大大小小的碎片四处游荡,彼此碰撞是家常便饭。
          ④陨石的水分比较少,而彗星本身大多是些大冰块,含有丰富的水。也许是持续了数亿年的彗星和陨石风暴,给兄弟俩送去了最初的水。
          ⑤与地球一样,火星上的水可能还有另外一种来源,在兄弟俩诞生之初,水的成分就已经潜藏在一些矿物中了。当火山爆发时,这些矿物便分离出水,随着熔岩释放出来。其中大部分以蒸汽状态飘散在空中,一部分随后变成雨水落下来,形成了湖泊和海洋。
    (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A.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来到火星大气层附近。
    B.火星拥有独特的棕红色,是因为氧化铁及铁锈,作为微尘的组成部分覆盖了火星上的广大区域。
    C.火星上有干涸的河床,有的河床宽达几十千米,和今天地球上的亚马孙河一样。
    D.在古代,人们研究最多的星体就是火星。
    (2)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下列对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40多亿年前逐渐形成。
    B.有南北极,有高山峡谷,有白云,尘暴和龙卷风。
    C.转轴都是倾斜的,所以都有季节之分。
    D.和地球一样,火星上曾经有过生命。
    (3)写出【材料一】第②段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并任选其中一种分析其作用。
    (4)关于火星上水的来源,科学家进行了推测,请简要概括火星上水形成的原因。

    组卷:75引用:9难度:0.6
  • 5.阅读《要善于“折叠”自己》一文,回答下列问题。
    要善于“折叠”自己
          ①把51张白纸重叠在一起,厚度最多不过几厘米。但把一张足够大的白纸折叠51次,厚度竟然超过了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人生从来不是平铺直叙,好比白纸一般,如何“折叠”自己,决定着人生的厚度、事业的成败。
          ②“折叠”是智慧的迂回。毛泽东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四渡赤水,最初的作战计划并非如此。红军因为急于一口吃掉敌人,结果遇挫,被迫开始一渡赤水。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声东击西,穿插迂回,与敌人巧妙周旋,以三万劣势兵力牵着数十万敌人的鼻子走,成就了四渡赤水这一红军长征史上的光辉战例。这次行动,周恩来称之为走“之”字路。实践证明,最近的距离不一定是直线,而看似“折叠”弯曲的“之”字路线,往往是达到最终目的最佳路径。成事的最高境界在于,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胜利。那些不讲科学的蛮干、急功近利的“速成”,不仅难以到达成功的彼岸,还可能在途中触礁、搁浅。像河流一样“折叠”蜿蜒,才能避开挡在前面的障碍,实现波浪式前进。
          ③“折叠”是生动的重复。重复是工作生活的常态,许多人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但并非所有量的积累都能产生质的飞跃。老驴拉磨般的简单重复、机械重复,结局多是“原地转圈”“涛声依旧”。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公认为“天下第一行书”,就是因为其中充满着变化,所有重复的字都做了不同形态的处理。在“折叠”中创新,在创新中重复,坚持“不作寻常重复”,进行生动的重复,方能书写出彩华章。
          ④_______.有人做过一个计算:如果干一件事的成功率仅为1%,反复尝试100次,成功的概率竟然能达到63%.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但有水滴石穿的奇迹。通向成功的道路好比一场马拉松,比拼的不是速度而是耐力。一直“折叠”下去,就能“撕小口打大仗、积小胜为大胜”,把简单做成不简单,使平凡变成不平凡。正如英国著名小说家安东尼•特罗洛普所说:“一件微不足道的日常小事,如果你坚持去做,就能胜过那些艰难的大事。”
          ⑤“折叠”是“折磨”的叠加。有人提出过“坎理论”,就是要过关卡,上台阶,好比爬山越岭,上到一定高度,就过了一个坎。成功多是苦难铸就,成长多为浴火重生。走不出自己的“舒适区”,往往就是倒退的开始。其实,成长就是与自我搏斗、与自我较量的过程。多挑战“不可能”才有可能超越自己,使人生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⑥人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增加人生的厚度。把握好“折叠”的学问,付诸有力的行动,就能成就精彩人生。
    (摘自《解放军报》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根据上下文,在第④段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
    (3)文章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你如何把握好“折叠”的学问,让人生更加精彩?

    组卷:106引用:7难度:0.7

四、写作。(任选其一)

  • 14.文题:你的光照亮了我的世界
          要求:
          (1)内容具体,感情健康,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2)书写规范,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透露学校、班级、姓名等信息。

    组卷:3引用:2难度:0.5
  • 15.文题:感受_____
          要求:
          (1)内容具体,感情健康,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2)书写规范,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透露学校、班级、姓名等信息。

    组卷:0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