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实验学校八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12/31 3:0:3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0分)

  • 1.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这告诉我们(  )

    组卷:14引用:4难度:0.9
  • 2.革命导师马克思说:“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这说明(  )

    组卷:6引用:3难度:0.8
  • 3.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要积极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不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在风景区的石壁上刻励志语
    ②就垃圾分类问题给环保部门提建议
    ③积极配合学校和社区安排的核酸检测
    ④在他人需要帮助时选择漠视

    组卷:4引用:2难度:0.7
  • 4.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个人和社会关系的(  )

    组卷:70引用:7难度:0.9
  • 5.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出现“互联网+无桩共享单车”摩拜、酷骑、ofo(小黄车)等便捷服务,这些得益于互联网与传统租车的结合。这印证了(  )

    组卷:13引用:14难度:0.7
  • 6.随着科技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推广。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5引用:2难度:0.8
  • 7.近两年来,短视频风靡,纷繁多样的视频很容易吸引青少年的眼球,但视频内容良莠不齐。对此,我们应该(  )
    ①抵制短视频
    ②学会“信息节食”
    ③提高媒介素养
    ④慎重结交网友

    组卷:35引用:4难度:0.6

二、简析题(要求对问题作简要的分析与说明。2题,共15分)

  • 22.预防犯罪
    学习了法律知识后,甲乙两位同学发表了以下观点:甲:凡是违法行为都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乙: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没有本质区别,有不良行为不要紧,不会走向违法犯罪。
    请运用所学知识对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组卷:39引用:5难度:0.5

三、实践与探究题(要求紧密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探究问题。共15分)

  • 23.中学生处在人生的关键期,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尊法学法是中学阶段的重要课题,以下是中学生吴某的中学阶段经历,请你帮助其分析。
    吴某在校学习期间,无视校规校纪,经常迟到、旷课,致使成绩下降。后来发展为经常偷窃同学财物,后被要求返还。之后他还结交了一群社会朋友,抽烟喝酒,游手好闲,出入网吧,浏览暴力网页、玩上瘾的网络游戏等。一日,他因与某同学发生口角,邀约一伙人在学校附近将同学打伤至住院治疗,被派出所拘留10天。出来后,他仍不知悔改,我行我素。最后,吴某因持刀抢劫路人,遭到反抗后将路人刺成重伤致残,被法院判处无期徒刑。

    案例

    违法行为类别
    无视校规校纪,经常迟到、旷课
     
    经常偷窃同学财物,后被要求返还
     
    将同学打伤至住院治疗,被派出所拘留10天
     
    持刀抢劫,将路人刺成重伤致残,被判处无期徒刑
     
    (1)请你判断后写出张某的下列行为,分别属于什么行为?
    (2)网络是把双刃剑,请结合吴某经历,谈谈中学生如何做网络的主人?
    (3)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请你列举几个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方法。

    组卷:43引用:4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