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高二(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选题
-
1.如图是某种群出生率、死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4引用:2难度:0.7 -
2.如图是某田鼠种群t年与t+1年种群数量的比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外界环境条件基本不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3引用:4难度:0.8 -
3.某校学生开展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得到如图结果,图1是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2是将某阶段的培养液稀释10倍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细胞分布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5引用:8难度:0.7 -
4.下表表示某地甲、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关系。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时间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第六年 第七年 甲种群数
量/乙种群
数量1.3 1.35 1.1 0.95 0.65 0.33 0 组卷:26引用:12难度:0.7 -
5.从“退耕还林”的实施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观念的提出,都充分说明我国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决心。为研究退耕还林的群落演替规律,研究者利用“把同一时间内的不同群落当作同一群落不同演替阶段”的原理,调查不同退耕年限植物群落的物种数,结果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2引用:3难度:0.7 -
6.角蝉幼虫和蚂蚁长期栖息在某种灌木上,角蝉幼虫靠吸取灌木汁液为生,其分的含糖分泌物是蚂蚁的食物,同时蚂蚁也保护角蝉幼虫不被跳蛛捕食,但分开后,各自也能独立生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0引用:1难度:0.7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55分)
-
19.某县的“稻鱼共生系统”有1300多年的历史,其中稻田为田鱼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虫类、杂草等饵料,田鱼则促进了稻田的养分循环,对水稻病虫害和田间杂草起到控制作用。“稻鱼共生系统”大大减少了饲料、化肥、农药的投入,最终达到“鱼增产、粮稳定、品质优”的成效。图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
(1)稻田中有挺水植物、浮游植物、沉水植物和以它们为食的昆虫、浮游动物、田鱼等生物,它们的空间配置体现了群落的
(2)流经“稻鱼共生系统”的总能量是
(3)图中的A、B、D共同构成了
(4)甲烷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稻田是甲烷最大的人为排放源。产甲烷杆菌是厌氧菌,在无氧条件下,土壤中有机物在产甲烷杆菌等微生物作用下被逐步分解形成甲烷。研究表明,稻鱼共生系统中稻田的甲烷排放量明显降低,从产甲烷杆菌代谢类型的角度思考,是因为稻鱼共生系统中鱼的游动能增加水中的组卷:56引用:1难度:0.7 -
20.大型肉食性动物对低营养级肉食性动物与植食性动物有捕食和驱赶作用,这一建立在“威慑”与“恐惧”基础上的种间关系会对群落或生态系统产生影响,此方面的研究属于“恐惧生态学”范畴。回答下列问题:
(1)当某种大型肉食性动物迁入到一个新的生态系统时,原有食物链的营养级有可能增加。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营养级数量一般不会太多,原因是
(2)如果将顶级肉食性动物引入食物网只有三个营养级的某生态系统中,使得甲、乙两种植食性动物间的竞争结果发生了反转,即该生态系统中甲的数量优势地位丧失。假定该反转不是由于顶级肉食性动物的直接捕食造成的,那么根据上述“恐惧生态学”知识推测,甲的数量优势地位丧失的可能原因是
(3)若某种大型肉食性动物在某地区的森林中重新出现,会减轻该地区野猪对农作物的破坏程度。根据上述“恐惧生态学”知识推测,产生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有组卷:776引用:8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