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一中高一(上)模块生物试卷(12月份)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1-30题每题1分,31-45题每题2分.)

  • 1.地球上瑰丽的生命画卷,在常人看来是芸芸众生,千姿百态。但是在生物学家的眼中,它们却是富有层次的生命系统。下列各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顺序是(  )
    ①肝脏
    ②血液
    ③神经元
    ④蓝藻
    ⑤细胞内各种化合物
    ⑥病毒
    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
    ⑧某池塘中的所有鱼
    ⑨一片森林
    ⑩某农田中的所有生物

    组卷:57引用:33难度:0.9
  • 2.蛋白质一条肽链的分子式为C22H34O13N6,水解后共产生下列3种氨基酸,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0引用:1难度:0.6
  • 3.沙眼衣原体是一类导致人患沙眼病的病原体,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其结构,可以确定是原核生物。下列可以作为主要判断依据的是(  )

    组卷:13引用:2难度:0.9
  • 4.脂质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9引用:2难度:0.8
  • 5.如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9引用:5难度:0.9
  • 6.下列关于高倍显微镜的描述,错误的是(  )

    组卷:11引用:9难度:0.7
  • 7.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图所示。其中X、Y代表元素,a、b、c是组成A、B、C三种生物大分子的单体,这三种单体的结构可用d或e表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425引用:35难度:0.9
  • 8.如图是某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分子数量比值的变化曲线。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9引用:2难度:0.5
  • 9.在如图所示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〇”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  )

    组卷:40引用:41难度:0.9
  • 10.下列关于图甲、图乙、图丙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89引用:12难度:0.9
  • 11.下列关于人体内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92引用:1难度:0.7
  • 12.如图为ATP分子结构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5引用:5难度:0.7
  • 13.若“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表示某生物体内糖类的某些转化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此生物是动物,因为能将淀粉转化为糖原
    ②此生物一定是植物,因为它含有淀粉和麦芽糖
    ③关于糖的转化不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因为淀粉和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糖,而糖原是动物特有的糖
    ④淀粉和糖原都是储存能量的多糖,麦芽糖是二糖。

    组卷:40引用:15难度:0.7
  • 14.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甲、乙、丙中均为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溶液之间均用半透膜隔开,一段时间后达到渗透平衡形成一定的高度差,如图所示,h1>h2,在达到平衡后,甲、乙、丙中蔗糖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为(  )

    组卷:82引用:7难度:0.7
  • 15.某同学为了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将少量的酵母菌混入适量的面粉揉成光滑面粉团后均等分装在2个洁净的塑料袋中,一组充满空气(甲组),一组则排净空气(乙组),扎紧袋口后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观察20-30min。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12引用:4难度:0.7
  • 16.在高等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都发挥作用的细胞器是(  )

    组卷:72引用:24难度:0.7

二、简答题(共5小题,满分40分)

  • 49.甲图为某高等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部分时期的示意图,乙图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丙图表示该动物细胞在不同分裂时期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细胞Ⅰ处于有丝分裂的
     
    期,细胞Ⅱ中有
     
    条染色体。
    (2)乙图中表示DNA含量的是
     
    (填字母);与2时期相对应的是甲图中的细胞
     
    (填“Ⅰ”或“Ⅱ”)。
    (3)某同学用自制的装片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发现细胞重叠,看不到染色体,原因是
     
    。若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处于丙图中BC段状态的分裂期细胞,则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
     
    期。发生C→D段变化的原因是
     

    组卷:22引用:2难度:0.1
  • 50.研究人员从一种野生植物的贮藏根中提取出一种化学物质,有人认为是一种能促使葡萄糖分解的酶,有人认为是一种能促使蔗糖分解的酶。对此,研究人员设计并做了一些相关实验。

    (1)要确定此物质是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还是催化蔗糖分解的酶,研究人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请分析可能的实验结果。在水浴加热后,若两支试管均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
     
    ,若两支试管均不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
     

    (2)若以上实验完成后,已经确定其为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需要确定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设计实验的基本思路是先确定系列等温度梯度,然后参照图中甲试管的处理方法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再选择其中砖红色沉淀
     
    的两支试管所对应的温度,设置
     
    ,重复进行实验。
    (3)若通过研究确认该提取物还含有淀粉酶,某同学欲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6支试管并编号为A、A1、B、B1、C、C1.在试管A、B、C中都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在试管A1、B1、C1中都加入等量淀粉酶溶液。
    ②将试管A、A1放入60℃水中,将试管B、B1放入100℃水中,将试管C、C1放入冰水中,维持5min。
    ③分别将等量的淀粉酶溶液注入相同温度下的淀粉溶液中,摇匀后,在相应温度下维持5min。
    ④取出试管,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请指出该同学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正方案。
    存在问题是
     

    修正方案
     

    组卷:11引用:2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