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上)起点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化学与生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12引用:1难度:0.6 -
2.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含有对海洋环境有害的核废水,该废水没有完全清除的放射性元素带来的风险很大,其中锶—90易导致白血病,其衰变反应为:
Sr→9038X+90ae(其半衰期为28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0-1组卷:4引用:1难度:0.8 -
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7引用:2难度:0.7 -
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组卷:25引用:2难度:0.5 -
5.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是唯一能形成裸露质子的元素;X的简单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发生化合反应;W与Y形成的二元化合物通常作绿色氧化剂;Z的核电荷数是Y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5引用:2难度:0.5 -
6.“接触法制硫酸”的核心反应是2SO2+O2⇌2SO3,因SO2在催化剂表面与O2接触而得名,反应过程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组卷:12引用:1难度:0.7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
18.研究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转化,对研究自然界中氮的循环有着重大的意义。
Ⅰ合成氨技术的创立开辟了人工固氮的重要途径,解决了亿万人口生存问题。
工业合成氨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
我国科学家在合成氨反应机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首次报道了Li-3d过渡金属这一复合催化体系,并提出了“氮转移”催化机理。
①3LiH(s)+N2(g)=Li2NH(s)+LiNH2(s)△H1=akJ•mol-1
②Li2NH(s)+2H2(g)=2LiH(s)+NH3(g)△H2=bkJ•mol-1
③LiNH2(s)+H2g)=LiH(s)+NH3(g)△H3=ckJ•mol-1
(1)当进料体积比V(N2):V(H2)=1:3时,平衡气体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和压强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①N2(g)+3H2(g)⇌2NH3(g)△H=
②500℃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p(100MPa)
③500℃、30MPa时,氢气的平衡转化率为
Ⅱ.防治氮氧化物造成的空气污染是目前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2)用Pl-g-C3N4光催化氧化法脱除NO的过程如图1所示。在酸性水溶液中,光催化脱除原理和电化学反应原理类似。g-C3N4端的反应为O2+2H++2e-=H2O2,则Pl端的反应为
(3)将NO和CO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之比1:1)以一定的流速通过催化剂a,相同时间、不同温度下测得脱氮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
①曲线Ⅰ显示随着温度升高脱氮率先增大后减小,其中减小的原因是
②已知催化剂b活性高于催化剂a,且450℃下活性最大,若保持其它条件和反应时间不变,用b替代a进行上述实验,则450℃下对应的脱氮率组卷:21引用:2难度:0.5 -
19.四碘化锡是一种橙红色晶体,为共价型化合物,熔点144.5℃,沸点为364℃,受潮易水解,在空气中也会缓慢水解;易溶于二硫化碳、三氯甲烷、四氯化碳、苯等有机溶剂中,在冰醋酸中溶解度较小。实验室制备四碘化锡的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1:在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加入1.500 g的碎锡箔和2.540 g I2,再加入30 mL冰醋酸和30 mL醋酸酐[(CH3CO)2O]。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组装好后装置,打开冷却水,加热烧瓶至沸腾约1-1.5 h,直至反应完成;
步骤2:冷却结晶,用如图2抽滤装置过滤得到四碘化锡粗品;
步骤3:将所得粗品转移到圆底烧瓶中加入30 mL氯仿,水浴加热回流溶解后,趁热抽滤,用氯仿洗净布氏漏斗上残留的Sn箔;
步骤4:将滤液和洗涤液倒入蒸发皿中,置于通风橱内,待氯仿全部挥发抽尽后,得到橙红色四碘化锡晶体,称得其质量为2.508 g。
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仪器A的名称为
(2)圆底烧瓶的容积为
A.1000 mL
B.500 mL
C.300 mL
D.100 mL
(3)步骤1当出现
(4)实验过程中加入冰醋酸作溶剂同时加入醋酸酐的目的是
(5)根据实验数据计算,该产品的产率是
(6)指出该实验装置(图1)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组卷:13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