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陕西省汉中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亚里士多德认为,在戏剧的情节、性格、言语思想、形象和歌曲等六大要素中,“最重要的是情节即事件安排”。这是两千多年前产生的欧洲传统的“情节中心”戏剧观,与初步发展的古代希腊戏剧是相适应的。进入近代社会,由于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发现,人们对戏剧中的人物投去了更多的关注。然而即使是“性格中心”说也承认,情节对于戏剧是至关重要的,它是戏剧的基础,是其他要素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壤。莎士比亚在创造情节结构方面是杰出的,他的每部戏剧几乎都有引人入胜的情节故事。恩格斯在谈悲剧的一封信中高度评价莎剧的情节特征,他写道“德国戏剧具有的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融合”,那将是“戏剧的未来”。《哈姆莱特》作为莎剧的典范,也是“情节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典范,正是生动丰富的情节与典型的人物性格、进步的思想倾向、优美的艺术语言的有机融合,相得益彰,使《哈姆莱特》成为世界戏剧史上的一部伟大的经典。
在莎士比亚创作的前后,欧洲一直流行着“情节整一”的戏剧原则。这个原则是亚里士多德在总结古希腊戏剧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简单地说,就是要求一部戏剧只能有一条情节线索,而且要完整、长短适度。亚里士多德称之为只模仿“一个完整的行动”。“情节整一”的原则支配着18世纪之前的欧洲戏剧创作并且成为古典主义法规“三一律”的一部分。莎士比亚强调戏剧模仿自然,创作从实际出发,走上了与“情节整一”完全相悖的道路。他的每部戏剧都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索,每条线索都包含着一定的社会内容,多角度、多层面地展现了他所生活的时代和社会。《哈姆莱特》设置了三条情节线索。以哈姆莱特为父复仇为主线,以雷欧提斯为父复仇及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为父报仇为辅助线索,三条线索构成了戏剧的主要情节。与一条线索的情节相比,这个悲剧故事不仅反映了更广阔的生活,展示了从丹麦宫廷到贵族家庭、从守望的城堡到凄惨的墓地等生活的画面,而且包容了更丰富的内容,广泛地反映那个时代的社会历史生活。
人们常说“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同样我们也可以说没有冲突就没有好的戏剧情节。这是一个戏剧的重要原则。莎士比亚历来重视这一原则。他的戏剧特别是悲剧总是贯穿着尖锐激烈的戏剧冲突,斗争针锋相对,场面惊心动魄。在这方面《哈姆莱特》是十分成功的。它不仅安排了三条交错对比的线索编织了生动丰富的悲剧情节,而且设计了两个尖锐激烈、贯字金剧的戏剧冲突,进一步增强了戏剧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哈姆莱特》的第一个冲突是哈姆莱特与克劳狄斯的矛盾冲突,第二个冲突是哈姆莱特内心的矛盾冲突。这两个冲突相互交织构成了悲剧情节的主线,波澜起伏,生动丰富,始终充满了巨大的艺术魅力。
(摘编自高文坡《<哈姆雷特>情节的魅力》)(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情节在戏剧六大要素中最重要,部戏剧的情节只能有一条完整、长短适度的线索。
B.亚里士多德戏剧理论和以前欧洲戏剧创作都曾受古希腊戏剧“情节中心”观和“情节整一”原则的影响。
C.莎士比亚的戏剧不仅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广泛地展现时代和社会,也贯穿着尖锐激烈的冲突。
D.《哈姆莱特》的主线是哈姆莱特为父复仇,主要冲突有哈姆莱特的内心矛盾、他与克劳狄斯的矛盾。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文章引用了恩格斯的名言,证明《哈姆莱特》是世界戏剧史上伟大的经典,原因就在于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B.文章第2段对比了两种不同的戏剧创作,说明复杂的线索、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是《哈姆莱特》情节的特征。
C.文章第3段强调了戏剧冲突的重要性,并指出贯穿全剧的两个尖锐激烈的冲突是《哈姆莱特》成功的重要原因。
D.文章从复杂线索设置、激烈冲突安排这两方面来论述《哈姆莱特》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证明其情节的魅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近代社会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重视,戏剧的基础由情节转变为人物,戏剧观由“情节中心”转变为“性格中心”。
B.《哈姆莱特》通过设置三条情节线索,扩大了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这是“情节整一”的戏剧创作无法胜任的。
C.冲突在戏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增强戏剧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因此在戏剧创作中,要重视对戏剧冲突的设计。
D.哈姆莱特的悲刚结局从矛盾冲突来分析,这既是他与克劳狄斯冲突中双方较量的结果,也是他内心冲突的性格使然。组卷:3引用:4难度:0.6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与此同时,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储量在不可逆转地减少,天然气水合物作为新型能源受到广泛关注。
研究发现,天然气水合物燃烧后只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不会留下固态残渣,也不会产生有害气体,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天然气水合物具有极强的储载气体的能力,单位体积的天然气水合物的气体储载量是相同体积气体量的100~200倍,其能量密度是常规天然气的2~5倍,1m2呈饱和状态的天然气水合物在标准条件下可释放出164 m的甲烷气体。简而言之,天然气水合物蕴含的能量大,燃烧值高。
陆地上20.7%和大洋底部90%的地区,具有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有利条件,所以天然气水合物在全球的储量极为惊人。据估计,其资源量是全球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资源量总和的两倍。天然气水合物因潜力巨大,被科学家称为“未来全球能源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我国的海域和陆区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专家预测这些资源的总能量约相当于1000亿吨石油。按当前的消耗水平保守估计,我国储藏的天然气水合物可满足近200年的能源需求,这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选自方银霞、刘飞《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与开发》) 材料二
由于天然气水合物大量存储于海底,而深水海底浅表层天然气水合物藏储层未成岩,松软易垮塌,容易发生井漏,所以它的勘查开采难度极大。另外,开采天然气水合物还会面临巨大风险,如环境风险、装备安全风险和生产管控风险等。海底地壳活动以及人类的不当开发,都有可能导致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藏储层中的天然气泄露。不过,与风险并存的还有很多潜在的科学价值。
在开采中应对各种难题可促进勘查开采领域科技水平的发展,从而抢占这一领域的科技创新制高点。我国在全面开展区域大规模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评价工作的同时,在南海神狐海域先后成功实施了两轮天然气水合物探索性试采工作。第一轮在2017年3月28日。试采中利用垂直井试采技术,运用地层流体抽取法,通过保证流体的抽取来实现稳定地降压。第二轮在2020年3月26日。试采中攻克了天然气水合物水平井钻采的关键技术,有效提高了水合物的采收率及产气量。相对于第一轮的垂直井试采技术,水平井试采对技术工艺的要求高,难度大,在此方面亦无先例可以借鉴。我国专家系统分析了第一轮试采获取的数据,提出了“水合物成藏系统”与“三相控制水合物相态”理论,并反复试验推演,细化施工环节,实现了从垂直井试采技术向水平井钻采技术的升级换代,我国因此成为全球首个采用水平井钻采技术试采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国家。
(选自袁于飞、张辉刊载于《光明日报》的文章) 材料三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与开发,纷纷制订了长远发展规划。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深入开展了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勘探技术、开发工艺、经济评价、环境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我国1999年才开始天然气水合物的系统性调查工作,研究勘探工作起步晚。另外,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储层为泥质粉砂地层,具有水深更深、埋藏更浅、渗透性更差、颗粒更细等特点,是世界公认的最难开采的一种类型。但是在我国这类储层中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储量最大,占总量的90%以上,一旦实现产业化,其前景非常广阔。为此,我国提出了“五步走”的发展路径,即理论研究与模拟试验、探索性试采、试验性试采、生产性试采、商业开采,第二轮试采就成功实现了从“探索性试采”向“试验性试采”的阶段性跨越。
目前针对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的经济性评价较少。美国于2009年对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的数据进行经济性评价,结果表明,其开采成本比传统天然气的开采成本高0.80~0.95元/m3。我国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成本高于美国,从海底天然气水合物中每提取 1m3天然气的成本为8元,远高于通过现有的成熟技术开采常规天然气的成本。因此,目前的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尚无法实现经济效益。
(选自冯猜猜《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开采研究》)(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材料一,天然气水合物具有无污染、储量巨大和燃烧值高等优点。
B.根据材料二,“水平井钻采技艺”有效提高了天然气水合物的采收率。
C.根据材料二,“水平井钻采技艺”在技术工艺方面比垂直井的要求高。
D.根据材料三,我国在南海开采天然气水合物时,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2)下列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90%的天然气水合物储藏在大洋底部,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海洋开采技术的研究。
B.无论人类怎样完善开采技术,都未必能避免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藏储层中的天然气泄漏。
C.虽然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成本高于美国,但并不能说明我国的开采技术落后于美国。
D.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探起步晚,但已实现从“探索性试采”向“试验性试采”的跨越。
(3)目前开采天然气的成本较低,我国为什么还要耗巨资去开采天然气水合物?请根据材料的相关内容简要说明。组卷:3引用:4难度:0.5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油布包
张品成 又是敲门声,很轻,但秦千起还是听到了。那天他觉得娘突然从床上跃起,棉被被掀开一角,凉风贼似地蹿进被窝。秦千起趴门缝看,看见爷了。“噗”的一声,门缝那边昏暗的油灯忽的一下灭了。娘回到床上躺下。
“爷回了。”秦千起说。娘吓了一跳:“哎呀!你没睡?”“娘,我看见爷了。”“你做梦了,你梦到你爷了?”“娘,不是梦,是我看见你和爷在堂屋里说话。爷给你一个油布包……”“没有的事。”“娘,我听到爷说四个人四个角……爷说我们发誓,不反水……活到那一天,四个人把四片布拼了……人在旗在!”
“没的事嘛!”娘有些急了。“我从门缝里看到的,我碰倒了吹火筒,你和爷把灯吹灭了。”“哦哦!伢仔,万万不能对人说。就是梦也不能对人说,说了要被杀头的。”
秦千起真的常常梦见爷,梦见那个油布包。他经常在屋里到处翻找,还是没找到那个油布包,但他坚信那包包一定在家里。他想那油布包在爷就一定会回来。
有一天秦千起憋不住了,问娘:“爷去哪里了?”娘说:“去了该去的地方。”娘抹着眼睛。秦千起问娘:“你老抹眼睛干嘛?”“松明子火燃了烟大。”娘弄熄了松明火说,“睡哩!睡!”
日子越发艰难,娘起早摸黑、披星戴月,秦千起小小年纪就下田劳作。苦煎苦熬的日子又过了几年,娘病了。娘躺在床上,每况愈下。那天娘的气更虚了,游丝样从那灰白的两唇缝隙里进出。
娘费力地朝秦千起招着手,他就到了娘床边。娘指了指屋梁。秦千起搬来梯子,小心地爬上去。他抠出石头,伸手摸到那油布包包了。他取出来在手里掂了掂,感觉不像是银洋,更不是金银,是票子哩。他想。
秦千起小心地把那包东西递到娘的面前。娘说:“伢仔,你打开!”他小心地打开油布包,没银洋、金子,也没票子,是一块红布。他对娘说:“是块红布。”娘说:“那块红布,你爷说那是他命根子。”“命根子?”娘说:“他们四个人,被仇人追杀。你爷他们要分散走。领头的把一面旗裁成四块,说人在旗在。只要活着旗就在,谁也不能死。等有一天大家拼旗,不能让旗少了一角。”秦千起点着头,似乎明白了。
“娘怕是等不到你爷回来的那一天了。等有一天,你爷要是活着回来,你把这东西交给你爷。你爷要是死了,你把它交给你爷队伍里的人。”秦千起点头说:“娘你放心!儿在东西在。”娘笑着闭上了眼……秦千起埋了娘,在娘的坟前埋了几块大石头,他把油布包藏到石缝里。秦千起对着娘的坟磕三个响头,扭头走了。
秦千起去了码头做苦力。有一天,码头的人谈论山外的时事,说当年的红军要回来了。他想,等了那么多年,我爷要回来了。
半月后,果然远远听到隆隆炮声。随后有队伍从水路、陆路来到镇子上,是支大军。他们在城隍庙前场坪上做演讲。
秦千起在城隍庙见穿军装的人就问:“你见到秦高丰没有?”有人摇头,但也有人反问他:“秦高丰是谁?”他说:“那是我爷,我爷也是红军。”“哦,现在不叫红军了,现在叫解放军。”“反正我爷是你们队伍上的人。”“你把你爷的名字、年龄和籍贯什么的告诉我们,我们帮你找。”秦千起说:“好喔,好喔。”
秦千起听到敲门声,飞快打开门。不是爷,是三个穿军装的陌生男人。一个男人问:“你来找过秦高丰?”“嗯!他是我爷,我爷十五年前跟红军走了……你们进屋,你们屋里坐。”三个男人进了屋。
“我爷跟我娘说,他一定会回来的,可是我娘没等到这一天。”三个男人站在那好不自在,他们眼看别处,搓着巴掌。“我爷呢?”秦千起问。那个领头的男人说:“秦高丰同志当年为掩护大家牺牲了。”秦千起“哦”了声,很轻。“他是人民英雄,革命烈士,他是好样的。”“哦,哦。”秦千起轻轻地应了两声,他想起娘死前的嘱咐:“你爷要是活着回来,你把这东西交给你爷,你爷要是死了,你把它交给你爷队伍里的人。”娘的话由远处飘来。
“我带你们去!”那三个男人跟到了坟前。秦千起站在娘的坟前,对着坟说:“爷队伍上的人回了,爷没回,我就照你说的把东西交给他们。”说着秦千起挪动坟前那几块石头。
秦千起把那油布包取出来交到高个男人手里,高个男人小心地打开纸包。秦千起说:“那年……就是我五岁那年,夜里睡着睡着不见了娘,娘半夜关了门在堂屋里说话,爷说四个人四个角,爷说我们发誓,不反水……活到那一天,四个人把四块布拼了……人在旗在!”三个男人眼睛湿了,点着头。
男人说:“你爷秦高丰同志说得对!人在旗在!”说着他从兜里掏出同样的一块红布。另两个男人也掏出留存完好的两块红布。他们把四块红布拼到一起,那面红旗,完好无损。
后记:
秦千起被那个高个男人接走了。他入了伍,后来秦千起所在的部队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战争结束后,秦千起被上级授予战斗英雄勋章。那枚勋章上也有一面红旗。回国后,他把那枚勋章别在胸前去了娘的坟前。他在坟前站了很久,他想要是娘看到自己现在的样子,该有多好。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21年第18期,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借深夜“轻轻的敲门声”“贼似的凉风”“昏暗的灯光”营造出紧迫的氛围,加上孩童视角带来的神秘色彩,暗示故事发生在白色恐怖时期。
B.小说中没有直接描写“爷”秦高丰的出场,但从儿子、妻子、战友口中,我们仍能勾画出他鲜明的形象,既重情重义,勇毅果敢,又信仰坚定。
C.小说人物刻画细腻又生动,情节曲折繁复、真实感人,场面波澜壮阔,多处都表现出革命儿女不屈不挠、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矢志不渝的信念。
D.小说用两个“拼图”构建故事情节-四块红布拼接成整幅红旗,秦千起作为见证人拼接整个故事---这种结构让叙事远离单调的线性,匠心独具。
(2)秦千起前后两次讲述“爷”的誓言,这样讲述有什么作用?
(3)小说中多次出现的“油布包”与“红旗”(“旗”),实质一样而说法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组卷:7引用:3难度:0.7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3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青蒿素是中医药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和植物化学的其他发现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相比,从青蒿提取物到青蒿素的研发历程相当快速。然而,①
然而,单一药物治疗某一特定疾病的现象,在中医实践中非常少见,②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文中画横线的语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3)阅读文段,概括归纳中医药学对人类的具体贡献。组卷:0引用:2难度:0.4
四、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材料一:冰心曾说,“愿你的生命中有足够多的云翳,来造一个美丽的黄昏”。
材料二:2022北京冬奥会苏翊鸣获得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的冠军,为中国摘下第6金,创造了中国代表团在冬奥会的金牌总数历史,也为中国队实现了该项目金牌零的突破。儿时的苏翊鸣参演多部影视剧,成为冉冉升起的一名小童星。但也是出于对滑雪的热爱,让他最终放弃演艺道路,选择成为专业的滑雪运动员,并在2015年中国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的那一刻在心中种下了一个代表祖国出战2022北京冬奥的梦想。七年刻苦训练,每年365天当中,有320天时间在滑雪上,一路追逐,为梦想做到极致,赢得飞扬的人生。
材料三: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国代表队最后一枚金牌由花样滑冰双人滑自由滑队员隋文静和韩聪以精湛完美的表现赢得,赛后的采访中,隋文静这样说:“回顾备战的岁月,有苦也有甜,但我和搭档韩聪从未停下追梦的脚步。我们希望能在家门口的冬奥会上取得好成绩。我们一直在为此努力,期待绽放。”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5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