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晋江二中、鹏峰中学、广海中学、泉港五中四校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

发布:2024/12/21 11:0:3

一、单选题(第1至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如图为某同学构建的种群各数量特征关系的模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0引用:5难度:0.7
  • 2.“稻田画”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稻田画”的形成过程就是将绿色叶及紫色叶两个品种的水稻种植于水田中,牵线描出图样或字体轮廓,随着水稻生长,就会呈现出预先规划的图形或文字。下列对“稻田画”的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7引用:5难度:0.6
  • 3.下列关于四幅图的表述,正确的是(  )

    组卷:103引用:7难度:0.7
  • 4.运用所学知识解读下列诗句中所蕴含的生态学原理,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

    组卷:9引用:6难度:0.6
  • 5.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
    1
    5
    来自兔,
    2
    5
    来自鼠,
    2
    5
    来自蛇,那么猫头鹰若增加10g体重,最多需要消耗植物(  )

    组卷:12引用:6难度:0.7
  • 6.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3引用:5难度:0.7
  • 7.下表Ⅰ、Ⅱ、Ⅲ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三种培养基。甲、乙、丙都能在Ⅲ中正常生长繁殖;甲能在I中正常生长繁殖,而乙和丙都不能;乙能在Ⅱ中正常生长繁殖,甲、丙都不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粉状硫10g K2HPO44g FeSO40.5g 蔗糖10g (NH42SO40.4g H2O100mL MgSO49.25g CaCl20.5g
    I + + + + + + +
    II + + + + + + +
    III + + + + + + + +

    组卷:3引用:4难度:0.7
  • 8.如图为纤维单胞菌(能产生纤维素酶)的获取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2引用:4难度:0.7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60分)

  • 23.苯丙酮尿症是单基因遗传病,科学家将正常基因D导入该病患者的细胞,以治疗该病。图甲为A、B、C三种质粒,图乙为含有目的基因D的DNA片段,图丙为重组载体的示意图。Ap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c为四环素抗性基因,LacZ基因编码产生的酶可以分解物质X-gal,从而使菌落显现出蓝色。若无该基因或该基因被破坏,则菌落呈白色。,EcoRI(0.6Kb)、PvuI(0.8Kb)为限制酶及其切割位点与复制原点之间的距离。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工程操作的核心步骤是
     
    。图甲中三种质粒适宜作为运载体的是质粒
     

    (2)获取目的基因D时应选择乙图中的
     
    对其所在的DNA进行切割。
    (3)将目的基因D和甲图中相应质粒连接后,得到图丙中三种方式。为选出正向连接的重组质粒,使用
     
    对质粒完全酶切后,进行电泳分析。若是正向连接载体,电泳图谱中出现长度为
     
    Kb和
     
    Kb两条带。
    (4)利用自身不含lacZ基因且对抗生素敏感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要在已转化的含重组质粒、已转化的含空质粒的受体细胞和未转化成功的细胞中筛选出已转化的含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的方法是在含有
     
     
    的培养基上培养,形成
     
    (填“蓝色”或“白色”)菌落的为导入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

    组卷:3引用:1难度:0.7
  • 24.物质W是一种含氮有机物,会污染土壤。W在培养基中达到一定量时培养基表现为不透明。某研究小组欲从土壤中筛选出能降解W的细菌(目标菌)。回答下列问题。
    (1)要从土壤中分离目标菌,所用选择培养基中的氮源应该是
     

    (2)在从土壤中分离目标菌的过程中,发现培养基上甲、乙两种细菌都能生长并形成菌落(如图所示)。如果要得到目标菌,应该选择
     
    菌落进一步纯化。选择的依据是
     

    (3)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可以利用空气中的氮气作为氮源,若要设计实验进一步确定甲、乙菌能否利用空气中的氮气作为氮源,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即
     

    (4)该小组将人工合成的一段DNA转入大肠杆菌,使大肠杆菌产生能降解W的酶(酶E)。为了比较酶E与天然酶降解W能力的差异,该小组拟进行如下实验,请完善相关内容。
    ①在含有一定浓度W的固体培养基上,A处滴加含有酶E的缓冲液,B处滴加含有相同浓度天然酶的缓冲液,C处滴加
     
    ,三处滴加量相同。
    ②一段时间后,测量透明圈的直径。若C处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
     
    ;若A、B处形成的透明圈直径大小相近,说明
     

    组卷:760引用:21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