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11/13 23:30:2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ㅤㅤ天边的云层缓缓分开,仿佛在为谁让道。渐渐地有红霞渗透出来,整个芦苇荡(盖上/染上)一层淡红色,屏息凝神看去,芦苇荡的边际似乎开始燥动,不远处冒出几个小点,小点越来越大,定睛一看,①_____!它们如晨夕中报晓的使者,欢腾着飞向人群,(盘旋/徘徊)在空中,人群中不时传出阵阵喝彩声,这些水鸟一会儿俯身向下,②______,亲昵地送去晨光的问侯,一会儿拍翅向上,③______似乎在等待日出的刹那。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渗(sèn)透
B.屏(bǐng)息
C.亲昵(ní )
D.刹(shà)那
(2)文中画线词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A.燥动
B.欢腾
C.晨夕
D.问侯
(3)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染上 徘徊 B.盖上 徘徊 C.盖上 盘旋 D.染上 盘旋 A.①居然是雪白色的水鸟 ②轻轻掠过水面 ③飞到芦苇荡尖 B.①水鸟居然是雪白色的 ②轻轻掠过水面 ③飞到芦苇荡尖 C.①居然是雪白色的水鸟 ②飞到芦苇荡尖 ③轻轻掠过水面 D.①水鸟居然是雪白色的 ②飞到芦苇荡尖 ③轻轻掠过水面 组卷:11引用:2难度:0.7 -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组卷:34引用:4难度:0.8 -
3.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一方面,人民群众对优美的生态环境的需要日益迫切,追求绿色生活方式。
②进入新时代,生态旅游迎来宝贵的发展机遇。
③发展生态旅游一定要不断探索自然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新模式,保护好大自然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
④湖畔观鸟、林中休憩、登山望远……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⑤另一方面,我国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已经建立1.18万处自然保护地。
⑥但是一些地方打着“生态”的旗号开展旅游活动,却在保护区内大兴土木,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组卷:158引用:8难度:0.8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
4.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晚次乐乡县
[唐]陈子昂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噭噭①夜猿鸣。[注释]①噭(jiào)噭:号叫声,这里指猿啼声。
(1)对诗歌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情韵悠长,是诗人从故乡蜀地东行,途经乐乡县所作,诗题中的“次”是从军的意思。
B.首联从“故乡”落笔,以“日暮”相承,为全诗定下抒写“日暮乡关何处是”的伤感情调。
C.颔联中的“旧国”就是故乡,“边城”的意思是边远之城,所见景象陌生,才行之成迷。
D.颈联中烟非自断,而是被夜色遮断,木非真平,而是被夜色荡平,写夜色浓重极为逼真。
(2)《答谢中书书》中的“猿鸟乱鸣”烘托出热烈活跃的氛围,透露出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那本诗尾联中的猿啼声呢?组卷:44引用:5难度:0.3
四、名著阅读(10分)
-
12.信仰是人永恒的精神支柱。阅读《艾青诗选》,你从中读出了诗人怎样的信仰?并结合名著的特点和相关内容阐述你运用了怎样的阅读方法。
组卷:31引用:8难度:0.5
五、写作(50分)
-
1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岁月匆匆,十五六岁的我们已走进人生的花季,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分成熟,少了一分幼稚;多了一分思索,少了一分盲从;多了一分宽容,少了一分偏激;多了一分行动,少了一分幻想;还多了一分责任、理想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
请以“初三,我多了一分
要求:①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②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组卷:66引用:24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