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2018年单元测试卷(95)
发布:2024/12/8 15:30:2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市场上有“高钙牛奶”、“加氟牙膏”、“葡萄糖酸锌”等商品,这里的“钙、氟、锌”应理解为( )
组卷:195引用:25难度:0.7 -
2.夏天的傍晚,小明和爸爸妈妈去散步前总喜欢往身上喷点花露水,蚊子闻到花露水的气味就不敢靠近他们了,这一现象说明( )
组卷:604引用:11难度:0.9 -
3.“超临界水”(H2O)因具有许多优良特性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温度和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状态,用“〇”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下列模型能表示“超临界水”分子的是( )
组卷:2294引用:70难度:0.9 -
4.小华用凉开水养鱼,不久鱼儿全死了.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组卷:154引用:42难度:0.9 -
5.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组卷:23引用:8难度:0.9 -
6.元素、原子、分子等概念之间有联系和区别,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组卷:74引用:27难度:0.9 -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2305引用:21难度:0.9 -
8.同一原子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2276引用:32难度:0.9
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20分)
-
24.如图所示,在小烧杯A中装入30mL蒸馏水,再滴入3滴酚酞,在小烧杯B中装入30mL浓氨水,用一大烧杯把A、B两个烧杯罩在一起。过一段时间看到的现象是
一些同学对上述结论有不同看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猜测:
第一种:B烧杯中的蒸馏水使酚酞试液变红
第二种:B烧杯中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扩散到A烧杯中的溶液中使酚酞试液变红。
①你认为
②为证明这两种猜测,现设计如下的实验(请完成下表)实验内容、方法 现象 结论 用洁净的小烧杯取20mL水,滴入2-3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不变色 水 取一张滤纸,滴入酚酞试液,待晾干后,放在装上有浓氨水的试剂瓶上方。 酚酞不变色 氨气 将少量氨气通入含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 溶液变成 氨气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氨水能使酚酞变色 组卷:49引用:19难度:0.5 -
25.【提出问题】蔗糖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一种食品,你是否想过蔗糖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呢?
【猜想】生活中,我们偶尔会看见蔗糖在锅里加热过长会变成黑色,因此,小明猜想蔗糖中含碳元素,或许还有其他元素,如氢元素等。
【收集资料】小明、小强在图书馆查到以下资料:
(1)蔗糖属于有机化合物(含有碳的化合物,今后将学到),有机化合物一般可以燃烧,受热易分解,这属于有机化合物的
(2)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
【设计实验】小明、小强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小明:将蔗糖在空气中点燃。单独点燃蔗糖不易燃烧,但在蔗糖中掺入少量烟灰,蔗糖就很容易被点燃。分别用干燥的玻璃片和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置于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小强:将蔗糖放在一密闭的容器中加强热,观察现象。
【现象与结论】小明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为:玻璃片上有水珠,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小强观察到的现象为:容器底部有黑色物质,容器壁上有水珠。
【结论】:蔗糖是由
【反思与评价】两个实验方案中你会选择哪一个?为什么?组卷:13引用:5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