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下册《第4课 论雷峰塔的倒掉》2018年同步练习卷(2)

发布:2024/4/20 14:35:0

  • 1.文学知识填空。
    《论雷峰塔的倒掉》作者
     
    (1881-1936)伟大的
     
    家、
     
    家、
     
    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姓周,本名樟寿,字豫才,后又取名为树人。浙江绍兴人。1904年赴日留学,开始学医,后弃医从文,写了《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论文,编了《域外小说集》。1906年回国。
    1918年参加改组后的《
     
    》的编辑工作,五月发表第一篇小说《
     
    》,从此“便一发而不可收”了。1923年将其14篇小说编为《
     
    》出版。还出版了第二部小说集《
     
    》、散文诗集《
     
    》,并写了大量杂文。

    组卷:2引用:1难度:0.9

二、解答题(共12小题,满分0分)

  • 2.注 音
     
        钵
     
     盂
     

     
       雌
     
        锥
     

    掌握:
    弹(
     
    弹词;
     
    弹头)
    禅(
     
    禅师;
     
    禅让)
    氓(
     
    村氓;
     
    流氓)
    恙(
     
    )祭(
     

    卷(
     
    经卷;
     
    卷尺)
    横(
     
    横来;
     
    横贯)
     
       诽
     

    壳(
     
    贝壳;
     
    地壳)
    薄(
     
    薄膜;
     
    薄弱;
     
    薄荷)
    难(
     
    难点;
     
    逃难)

    组卷:5引用:1难度:0.7
  • 3.《论雷峰塔的倒掉》这篇杂文的主要特点是借题发挥。借什么“题”,发挥什么呢?

    组卷:1引用:1难度:0.8
  • 4.读过《论雷峰塔的倒掉》全文,你能理出鲁迅先生对雷峰塔的态度与看法的线索吗?

    组卷:2引用:1难度:0.8

二、解答题(共12小题,满分0分)

  • 12.《论雷峰塔的倒掉》第9自然段中三句话哪一句是点睛之笔?

    组卷:2引用:1难度:0.7
  • 13.《论雷峰塔的倒掉》“活该”一词独成一段,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组卷:2引用:1难度:0.9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