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校联考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7 19:0:2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
1.古诗文默写。
(1)长风破浪会有时,
(2)
(3)春蚕到死丝方尽,
(4)《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夏之景的句子是“
(5)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中国杭州举行。你想到了杭州美丽的西湖,不禁吟诵出“组卷:2引用:1难度:0.5 -
2.根据语境作答。
国潮与汉风相遇,传统与时尚相融,如今的徐州正以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轻松qiè ( )意的旅游体验成为很多人心中的“诗与远方”。
“演出太精彩了!”9月21日,来自刚果(金)的贾斯汀来到徐州,沉浸式体验大型湖岛实景演出《彭城风华》。演出中, , ,再现了苏轼与徐州的不解之缘。贾斯汀和外籍友人们对演出(A)。
“徐州是一部古书,能读到楚韵汉风的厚重文化,期待更多演艺作品。”中国山水实景演出创始人梅帅元说,汉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B)了中华儿女灵魂深处的文化认同,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他建议将地域文化巧妙融入实景演出中,打造出集大成文化体验,推动地方文旅产业发展。
汉高祖刘邦一曲《大风歌》,传唱着两汉四百年煌煌盛世,也开启了徐州的豪迈与雄健。
、 ,徐州勇担新的文化发展使命,用实干担当再赋新时代“大风歌”。
开幕式上,徐州提出将赓续传承历史文化根脉,用心擦亮历史文化名片,充分jí ( )取历史文化滋养,在千年文脉的薪火相传中创造发展新辉煌。
以“汉”为媒,真诚邀约。期待更多人走进徐州这座古今交融的魅力之城!
(1)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qiè
②jí
(2)为文中AB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A.叹为观止 赞不绝口
B.凝聚 凝结
(3)文中横线处所填的四个短语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延续汉脉
②寻根汉源
③诗意流转
④光影璀璨
A.②①④③
B.③④①②
C.④③②①
D.③④②①
(4)修改文中画线句的语病,在下面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
(5)下列关于苏轼的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我们学过他的作品《记承天寺夜游》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B.《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前小序写有:“兼怀子由”,“子由”是苏辙。《核舟记》中有“盖大苏泛赤壁云”,“大苏”是苏洵。
C.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与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相得益彰,在璀璨的中国诗词文化中各放光彩。
D.《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水调歌头”是词牌名,词中“千里共婵娟”的“婵娟”指的是月亮。组卷:8引用:1难度:0.7
二、阅读(55分)
-
7.小语阅读艾青的诗,列了一个表格,既有读诗方法的总结,还有阅读思考和收获,小语请你帮他一起完善表格。
读诗方法 例句 阅读思考和收获 方法一:品味诗歌语言 刈草的孩子
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刈草的孩子无声地刈草,/低着头,弯曲着身子,忙乱着手,/从这一边慢慢地移到那一边……草已遮没他小小的身子了——/在草丛里我们只看见:/一只盛草的竹篓,几堆草,/和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1)结合画线句子赏析艾青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2)方法二: 黎明(节选)
黎明,/为了你的到来/我愿站在山坡上,/像欢迎/从田野那边疾奔而来的少女,/向你张开双臂——/因为你,/你有她的纯真的微笑,/和那使我迷恋的草野的清芬。(3)理解诗中意象“黎明”的含义。 组卷:6引用:3难度:0.5
三、写作(63分)
-
8.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阅读《离不开炊烟的人》中的姥姥是一位离不开坎烟的人,她执着于炊烟与灶台。生活中像姥姥这样执着于某一事物人也有很多,请你从生活中选取这样的人,写一写他(她)的故事。
要求:①题目自拟;
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④不少于600字;
⑤书写正确、规范,力求美观。组卷:4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