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金陵汇文学校九年级(上)期初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积累与应用(25分)

  • 1.默写。
          巧用修辞,可使古诗文意蕴丰富,表意隽永。岑参巧用比喻,以“
     
     
    ”一句为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无限春意;李白的“
     
     
    ”则以姜太公得遇文王和伊尹得遇商汤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欧阳修的“
     
     
    ”两句对偶情景相融,写尽了太守观春夏而心沉醉的坦然;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以生动的拟人与夸张“
     
     
    ”极言秋风怒吼的声势之狂;靖节先生陶渊明在他描绘的世外桃源中以“
     
     
    ”一句借代,虚构了一幅没有剥削、和平安定的理想社会。

    组卷:18引用:2难度:0.8
  •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26引用:2难度:0.8
  •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组卷:31引用:1难度:0.8

二、阅读(45分)

  •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让年轻人都阳光向上
    桂从路
          ①最近,曾经参加过《真正男子汉》节目录制的特种兵王威退出现役,微博开通后短短几天时间,就收获了30多万粉丝。一名普通军人脱下军装后备受关注,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也正可成为最近引来不少讨论的男性气质问题的一个观察入口。
          ②军营中站过岗、训练场上流过汗,在王威的军人形象背后,是内在的军人气质。这样的军人不在少数,武警战士杨明鑫常常期待“在别人危难的时刻出手相救”,潜水员官东在救援过程中舍生忘死,“中国男子第一天团”国旗护卫队用整齐的正步走出爱国精神……他们之所以受到关注,出众的个人形象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一股子军人的血性和担当,让人感受到力量,感受到超越外形的精神魅力。当然,这种精气神并非军人独有,无论是比赛场上奋力拼搏的运动健儿,还是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的英雄机长,抑或是平常生活中成就善举的普通百姓,构成了时代的一道风景,也构成了我们对男性形象的一种认知。
          ③从对于热血、阳刚男子汉的推崇,也可以看出,内涵更深刻地决定着人们对一个人的评价。其实,关于到底什么是男性应有的气质,尽管有各种讨论,但有一点已成共识,那就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强调的是内在与外在的统一。“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中国传统文化也推崇这样的精神气质和内在修养,而那种不修边幅的生活习惯、鲁莽粗鄙的做事方法,那种轻佻浮夸、矫揉造作的举止言行,历来受到人们的摒弃。“重质不重形,魂到品自高”,这样的认识应该说是主流。那些能持久地作用于社会文化、浸润着世道人心的,正是闪现于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内在美”。
          ④阳刚之气、担当精神,体现于内在的修养、精神的境界。一个理性、成熟、宽容的社会,在包容多元审美的同时,若要关注男性气质的构建,更应倡导发扬内在的勇气、坚强和担当等诸多品质。这种品质,我们在保家卫国的军人身上可以看到,在为国争光的体育运动员身上可以看到,在梅兰芳、程砚秋等杰出演员身上同样也能看到,他们容貌或有不同、外形风格各异,但是高尚品格、家国情怀都同样值得推崇。
          ⑤其实,所谓男性气质中,为人们所推崇的“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意志品格,应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性的价值共识。从这个角度来看,涵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男性气质,关键是要塑造一种有勇气、有担当的内在品格,形成包容、开放的现代风度,培养守法律、有教养的行为习惯。磨砺其精神、强健其身体,才能培养出阳光、健康、向上的“真正男子汉”。
          ⑥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担当则民族兴旺。我们期待更多人以更有意义的“内在颜值”,共同塑造刚健勇毅的时代气质、自信自强的社会风尚,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9月1日第13版)(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的审美都摒弃轻佻浮夸、矫揉造作的举止言行。
    B.男性气质就是指既要有阳刚之气的外表,又要有担当刚毅的内在品格。
    C.当代社会我们一样推崇如梅兰芳等这样有高尚品格、家国情怀的演员。
    D.本文意在唤起对男性气质的关注,呼吁培养阳光担当的社会风尚和时代新人。
    (2)本文开篇列举王威成网红的事件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言之有据,才能让人信服。本篇新闻评论运用大量生动的事例和丰富的名言警句来论述“男性形象”。请结合文本内容,分别具体分析其作用。
    (4)下面是九年级(1)班小溪同学的困惑,请联系本文内容和生活经验,帮助她解开心中疑惑。
    小溪:我对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中“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这句话不理解。

    组卷:11引用:2难度:0.3

三、作文(50分)

  • 9.题目:在你身边,我很______
          要求:①请先在横线上补全题目;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出现实的校名、人名;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组卷:3引用:2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