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部编版必修上册《三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2021年同步练习卷(2)

发布:2024/11/8 22:30:2

【基础练习】

  •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58引用:11难度:0.9
  •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横线处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
    人是文化的人,文化是人有意义的存在方式。文化不仅是人类的共同历史财富,还是人类群体认同的核心,            ,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得到了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普遍重视。           ,才会形成强大的内在凝聚力和外在竞争力;         ,才会有海纳百川的从容和尊重差异的胸怀。         。文化建设,不能仅仅依靠政府,也不能单单交与市场,而是           
    ①文化也体现了人类的创造性和对于自我实现的追求
    ②一个民族只有在文化上自信
    ③一个自信而有竞争力的民族
    ④民族文化力提升的关键在于培养和保护好一种有内生活力、自我优化机制的多样性的本土文化生态
    ⑤需要政府、社会和市场力量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组卷:42引用:6难度:0.7

【文本阅读】

  • 5.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乡村文化是乡村社会得以延续的核心。如果没有乡村文化,那么乡村也就成为一潭死水,无从振兴了。如果乡村的振兴只是在乡村建设几间民宿,开上几个咖啡馆,让一些城里人到乡村来换换空气,这样尽管可以增加就业、提高收入,但是却不是真正的乡村振兴。从这个意义上说,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乡村文化的振兴。
          文化赋予了人们生活的意义。乡土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同时又超越了个体,是文化将这些个体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赋予乡村生活的价值。比如乡土社会中有许多节日,每个节日都有着不同的意义。在人们庆祝这些节日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生者与亡者保持了沟通,成为联系密切的共同体。文化也赋予乡村社会以秩序。在乡村社会中,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要养成尊老爱幼的风气就需要有尊老爱幼的文化氛围。在传统的乡村社会中,社会变化相对比较缓慢,老年人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可以教导青年人,因此老年人在社会中具有较高的地位。但是到了现代社会,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有很多渠道获取知识,受过现代教育的年轻人更容易利用这些渠道获取知识,要维持年轻人对老年人的尊重,就需要文化力量。乡村文化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基础。在迅速的城市化过程中,西方国家农业的快速发展是以乡村社会的消亡为代价的。与西方国家不同,东方社会都希望在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保留乡村,如日本、韩国在高速城市化过程中,都曾经以不同名义推动乡村的振兴,希望避免重走西方乡村消亡的道路。东方社会振兴乡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保护乡村文化。
          中国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一是实现乡风文明,通过文化建设,实现乡村的和谐和有序发展,因此乡村振兴需要文化先行。文化先行可以从物质层面做起。但是,物质层面的乡村文化建设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乡村文化建设不能停留在物质文化建设上。有一些地方的乡村文化只是停留在物质建设上,精神文化建设没有同步,物质文化也很快就消失了。在物质文化建设的基础上要推动乡村公共事务的治理。公共事务就是大家参与来管大家的事情,乡村振兴需要乡村居民之间相互协作,协作的过程中就会有更多公共的事务需要大家去参与和决策,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逐渐完善乡村的各种制度。比如现在许多村庄制定有村规民约,这就是处理村庄公共事务的手段,但是要避免为了制定村规民约而制定村规民约,要让村规民约真正发挥作用。乡风文明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结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乡村文化是相通的,政府推动和村民参与,帮助良好的社会风气在乡村建立起来。
    (摘编自王晓毅《乡村振兴,文化建设要先行》)      材料二:
    “现代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在参加河南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高度,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重点部署、提出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2017年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紧紧扭住乡村振兴这个“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就能为不合理的城乡二元结构画上句号,为举世瞩目的中国梦写下惊叹号。
    “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统筹谋划,科学推进,才能把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做好做实。
    (摘编自《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材料三:
          近年来,新疆哈密市五堡镇坚持以乡村旅游引领乡村振兴,基本形成环境因乡村旅游更美丽、产业因乡村旅游更兴旺、百姓因乡村旅游更富裕的乡村振兴发展态势。
          近日,在伊州区五堡镇吐格曼博依村,一场中式面点培训课程正在村委会进行,这场培训是五堡镇为镇里旅游业发展培训后备餐饮人才,吐格曼博依村村民阿木提参加了这次培训。阿木提原是吐格曼博依村的贫困户,2016年五堡镇举办了首届桑葚节,大批外地游客蜂拥而至,吃饭、住宿都不能满足游客需求,阿木提由此找到了商机,开办起农家乐,第一年就盈利8万元,2018年收入达到10余万元。
          旅游业发展也促进了五堡镇生活环境的改变。为了吸引游客,五堡镇加大公厕等公共设施建设,改善公共服务设施,并制定各项制度改善乡村卫生环境。如今,走进五堡镇,现代感十足的街道,整洁美观的院落,美丽的新农村景象跃进眼中,吸引了八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摘编自《乡村旅游引领乡村振兴》)      材料四:
          2018年10月12日,四川美术学院成立艺术与乡村研究院。该研究院下设乡村建筑与环境研创中心、艺术与社会创新中心,将以具体实践案例和项目为载体,积极促进理论和研创成果落地,以艺术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四川美术学院整合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新媒介美术创作实验室、重庆市协同创新中心西部文化遗产与创意产业协同创新中心、重庆市高校创新工程中心等校内外资源,成立艺术与乡村研究院,汇聚中外艺术与乡村研究人才,构建跨学科的学术团队,搭建跨文化的学术平台,开展在地性的学术探讨。
          长期以来,学校在乡村民居营建、乡村风貌改造、乡村文化生态调查、当代艺术走入乡村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
    (摘编自《植根乡土振兴乡村 四川美术学院成立重庆首个艺术与乡村研究院》)(1)下列关于材料一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村文化能使乡村充满生机活力,同时也是乡村振兴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B.节日文化具有联通意义,可使乡村中的个体连成整体,人与自然成为共同体。
    C.在维持乡村良好秩序和实现乡村和谐有序发展上,文化是一种重要的力量。
    D.乡村振兴必须经历一个先物质、经济层面,再到精神、制度等层面的过程。
    (2)下列对材料一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从乡村文化在乡村社会的核心地位说起,引出振兴乡村文化这一论题。
    B.本文从生活意义、社会秩序和振兴基础三方面论述乡村文化对乡村的作用。
    C.本文通过东西方对乡村不同态度的比较,意在揭示东西方乡村文化的不同。
    D.本文在论证中,以不少篇幅阐述在乡村振兴中应如何践行文化先行的做法。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目标,就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秉纲张目,统筹谋划,科学推进。
    B.乡村振兴是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等方面的全面振兴,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必要的制度保障。
    C.新疆哈密市五堡镇环境美丽,产业兴旺,百姓富裕,使得五堡镇的乡村旅游成为引领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D.乡村民居营建、乡村风貌改造。乡村文化生态调查等方面的案例和项目,是艺术实践助力乡村振兴的积极探索。
    (4)材料一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概括分析。
    (5)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从哪些方面共同努力?请根据材料内容简述各方面所起的作用。

    组卷:48引用:19难度:0.7

【片段写作】

  • 6.假如你的班级以家乡节日文化为主题,开展一次调查活动,你准备采用什么方法进行调查?为丰富家乡节日文化内涵,请结合调查情况,提出合理建议,不少于200字。

    组卷:20引用:10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