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年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中考道德与法治一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这启发我们(  )
    ①青春是多姿多彩的,青年人要尽情享乐
    ②青年要发扬实干精神,担负起历史重任
    ③青春是用来奋斗的,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④青年要有梦想,只能创造伟大,不能甘于平凡

    组卷:8引用:6难度:0.7
  • 2.2021年11月,教育部对政协《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进行了答复,其中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组卷:32引用:3难度:0.5
  • 3.2022年2月,教育部公布的《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指出,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开展中小学生职业启蒙教育。指导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开展工作,持续开展大中小学生劳动素养发展状况监测。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  )

    组卷:1引用:3难度:0.6
  • 4.202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张顺东、李国秀夫妇,他们两人只有“一只手+两条腿”,尽管生活中有不少困难,但他们却没有向命运屈服。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他们不仅自己成功摘掉了贫困帽子,成为村里最早脱贫的建档户之一,还用绵薄之力,帮助其他残疾人。你认为张顺东、李国秀夫妇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的理由是(  )

    组卷:1引用:3难度:0.7
  •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体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下列诗词与题干主旨相符的是(  )

    组卷:0引用:3难度:0.7
  • 6.以下内容是某班同学与老师在课堂内外的一些交流
    老师:小华,可以帮老师把上课用的教具拿到教室吗?
    小华:没问题,包在我身上。
    小华:老师,这道题我不会做,您可以给我讲一下吗?
    老师:可以,听讲完后记得自己再认真思考一遍。
    下列选项最能概括以上两段对话内容主旨的是(  )

    组卷:5引用:9难度:0.8
  • 7.14岁的中学生小喜在玩手机游戏时(如图),网友称有免费装备、皮肤赠送,小彭心动之下与对方联系,随后按照对方的诱导,使用父母的支付宝等程序向对方转账,被骗3万余元。此案例警示中学生要(  )

    组卷:3引用:4难度:0.5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小题10分,第22小题14分,第23小题16分,共40分。

  •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3月3日晚,《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央视新闻客户端播出。核动力专家彭士禄当选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
    材料一:1956年,中央决定选派一批优秀的留学生改行学习原子能专业。面对愿不愿意改行的问题,年轻的彭士禄坚定地回答:“当然愿意,只要祖国需要。”1958年,彭士禄受命主持研制潜艇核动力装置。在一无图纸资料、二无权威专家、三无外来援助的条件下,彭士禄带领团队从零开始、自力更生,吃住都在实验室,饿了就吃个窝窝头,没有电脑,就用算盘……隐姓埋名数十年,他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引领我国核电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彭士禄表示:“我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一是造核潜艇,一是建核电站。”
    材料二:作为革命烈士的后代,无论身居何位,彭士禄从未向组织提出任何个人要求,始终保持以身许国的家国情怀,默默为我国的核事业奉献一生。他曾经这样说过:“父母亲把家产无私分配给农民,直至不惜牺牲生命,给了我要为人民、为祖国奉献一切的热血。”
    (1)结合材料一,分析彭士禄为什么会当选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
    (2)结合以上材料,向彭士禄致敬,谈谈我们中学生应如何向其学习。

    组卷:2引用:1难度:0.6
  •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2月22日,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指出,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九年级某班同学围绕农村发展开展自主探究学习。
    【探究一】探究小组围绕村民“幸福感”提升的内容,对某村500多位村民开展问卷调查,部分统计结果如下:
    村民“幸福感”要素 人居环境的改善(97.5%)
    收入的提高(96.1%)
    基础设施及保障体系的改善(95.5%)
    村民最想感恩的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99%)
    (1)我们从上面的调查统计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应如何理解这个结论?
    【探究二】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主要内容指出,要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中国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饭碗主要装中国粮,“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不发生规模性返贫,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2)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有什么重要意义?
    【探究三】探究小组与班主任一起调查研究,了解到以下信息:2021年,我国累计进口粮食1.6亿吨;每年餐桌之外浪费的粮食超过3500万吨,占每年粮食总产量的6%;可能返贫、致贫的原因:自我发展能力依旧不强,遇到自然灾害、疾病、意外事故等情况有可能返贫致贫。
    (3)请从政府和个人的角度,谈谈应如何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

    组卷:3引用:3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