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13-2014学年广东省高一(上)化学寒假作业(六)

发布:2024/12/9 4:30:2

一、选择题(共40分)

  • 1.下列对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376引用:12难度:0.5
  • 2.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88引用:20难度:0.9
  • 3.下列物质中含氢原子数最多的是(  )

    组卷:55引用:23难度:0.9
  • 4.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5 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③加适量的盐酸;④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⑤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下列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组卷:44引用:10难度:0.7
  • 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

    组卷:20引用:5难度:0.7
  • 6.把Ba(OH)2溶液滴入到明矾[KAl(SO42•12H2O]溶液中,使SO42-全部转化成BaSO4沉淀,此时铝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

    组卷:287引用:42难度:0.9
  • 7.用0.2mol/L Na2SO3溶液32mL,还原含2×10-3mol X2O72-的溶液,过量的Na2SO3用0.1mol/L KMnO4酸性溶液氧化(其中KMnO4被还原成Mn2+),共消耗KMnO4溶液1.6mL,则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

    组卷:23引用:7难度:0.7
  • 8.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组卷:5引用:10难度:0.9

三、实验题(共28分)

  • 24.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是NO,某校学生实验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其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B为一个用金属丝固定的干燥管,
    内装块状碳酸钙固体;E为一个空的蒸馏烧瓶;F是用于鼓入空气的打气球.
    (1)实验时,为在E烧瓶中收集到NO,以便观察颜色,必须事先除去其中的空气.其中第一步实验操作为:
     
    .从装置的设计看,确定E中空气已被赶尽的实验现象是:
     

    (2)将A中铜丝放入稀硝酸中,给装置A微微加热,在装置A中产生无色气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有人认为E中收集到的可能是H2而不是NO,如何证明?
     

    (3)实验过程中,发现在未鼓入空气的情况下,E中就产生红棕色.有人认为是由装置E部分设计不当造成的.你认为装置应改进的地方是
     

    (4)装置D的作用是
     

    组卷:9引用:3难度:0.3

四、计算题(10分)

  • 25.实验室里常用氯化铵和足量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氨气.
    (1)若需要500mL(标准状况)氨气,至少需称取氯化铵的质量是多少?(用托盘天平称量)
    (2)若将5000mL(标准状况)氨气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则氨水中NH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不考虑NH3与水的反应)

    组卷:4引用:2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