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语言文字运用
-
1.正是稻秧鹅黄半绿的时节,那如万锅齐沸般的蛙鸣,几乎来自每一寸水田、每一摊泥,甚至每一缕日光。清晨的阳光照在秧苗上,连着_______的蛙鸣,整个田野恍如一层嫩绿的薄毯,绒绒起伏,软软沉浮。都说江南的春天多是_______般的纤丽和精致,你看到江南田野上几万亩油菜花连天接云,大气怒放,我相信你会为这种说法感到惭愧。
作为我感怀江南春天色彩的一个关键词,使我对江南的春天,有了身心澄净的崇仰;它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春天的华丽、奇异,从来不是自然界单方面的杰作。( ),才构筑成春天瑰丽雄奇的图画,而且让它永葆_______的生机和蓬勃。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铺天盖地 小巧玲珑 那么 山清水秀 B.漫山遍野 小家碧玉 那么 山清水秀 C.铺天盖地 小家碧玉 倘若 天人合一 D.漫山遍野 小巧玲珑 倘若 天人合一
A.色彩作为我感怀江南春天的一个关键词,使我对江南的春天,有了身心澄净的崇仰;它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春天的华丽、奇异,从来不是自然界单方面的杰作。
B.色彩作为我感知江南春天的一个关键词,使我对江南的春天,有了身心澄净的崇仰;它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春天的华丽、奇异,从来不是自然界单方面的杰作。
C.色彩作为我感知江南春天的一个关键词,使我对江南的春天,有了身心澄净的崇仰;它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华丽、奇异的春天,从来不是自然界单方面的杰作。
D.色彩作为我感怀江南春天的一个关键词,使我对江南的春天,有了身心澄净的崇仰;它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华丽、奇异的春天,从来不是自然界单方面的杰作。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类的耕耘加上气象、物候的驱使,两者的和谐互动、美美与共
B.气象、物候的驱使加上人类的耕耘,两者的和谐互动、美美与共
C.人类的耕耘加上气象、物候的驱使,两者的美美与共、和谐互动
D.气象、物候的驱使加上人类的耕耘,两者的美美与共、和谐互动组卷:13引用:4难度:0.5 -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 志洁行廉,忠君爱国真气节;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 屈原 《离骚》 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B 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人寰。司马迁 《史记》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C 无奈逍遥处,秦淮河上,豆蔻梢头,日暮诗行枫叶浅;
多情嗟叹时,铜雀台深,玉箫人远,月明酒酌杏花浓。杜牧 《阿房宫赋》 文赋的典范之作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D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被誉为“古今绝唱”的豪放词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组卷:21引用:1难度:0.6 -
3.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数字鸿沟”又称“信息鸿沟”,本意是数字差距或者数字分裂。由于人们在经济地位、教育程度,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当社会接入新的信息技术时,就会产生信息技术富有者与信息技术贫穷者之间的数字鸿沟。
“数字代沟”是数字鸿沟概念的一个分支,是数字鸿沟在家庭层面的表现,也是传统代沟在互联网时代的延伸。研究数据表明,无论是对新媒体、新技术的学习和适应能力,还是对信息的甄别能力,年轻群体都领先于年长群体,两代人的“地位”在网络世界发生颠覆。
研究表明,微信作为了解数字代沟现状的一个视角,它的使用情况显示出较大的代际差异(见表),无论是微信使用的功能类型还是功能数量,亲代与子代都有着明显不同。研究者通过对数字代沟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亲代年龄越大、子代受教育程度越高,数字代沟越大;子代年龄越大、亲代受教育程度越高,数字代沟越小。亲代年龄比子代高出越多,子代受教育程度比亲代高出越多,居住地发达程度越高,数字代沟越大。
家庭角色与微信功能使用数交叉列表项目 功能 文字 图片 视频 语音聊天 语音 视频聊天 朋友圈 转账 付款 购物 定位 总计 亲代 计数 126 118 53 51 81 52 108 31 42 10 3 147 百分比 85.7% 80.3% 36.1% 34.7% 55.1% 35.4% 73.5% 21.1% 28.6% 6.8% 2.0% 子代 计数 126 118 63 55 110 87 94 83 65 59 37 128 百分比 98.4% 92.2% 49.2% 43.0% 85.9% 68.0% 73.4% 64.8% 50.8% 46.1% 28.9% 计数 252 236 116 106 191 139 202 114 107 69 40 275
(取材于林叔、李博、朱秀凌等的相关文章)材料二
随着新冠疫情的发展,同课学习、远程办公、电子行程卡、电子健康码等数字化技术成为人类与病毒周旋的重要武器。然而,在与病毒作斗争的过程中,互联网时代的数字鸿沟也前所未有地暴露出来,部分老年人由于不能得心应手地使用数字化设备,在智能化的疫情防控中显得局促而尴尬,要尊重中老年人在数字化时代的感受与权益,就要填平这道数字鸿沟,家庭内部的代际交流对此有直接影响。
家庭场域内存在着一种“文化反哺”现象,即年轻一代向年长一代进行文化传播。它是中国人反哺情结的存续,彰显着儒家孝道的深层内涵,伴随着数字鸿沟的产生,文化反哺也增加了新的形式,即“数字反哺”。
要帮助数字时代的弱势群体迈过鸿沟,数字反哺是一种理想的方式。家庭内部亲子沟通越好,数字反哺越是频繁、深刻。同时,数字反哺又能显著提升两代人在亲子沟通中的幸福感,无论是亲代主动向子代请教,还是子代主动反哺,都能够让亲代感受到被子女照拂,也能让子代感受到被父母需要和尊重,双方对亲子关系和亲子沟通都会产生更加正向的感知。
然而遗憾的是,调查显示,目前数字反哺效果并不太理想。虽然在家庭内时有发生,但数字反哺的形式意义大于内容,主要表现有:子代很少主动教授亲代如何使用数字服务,亲代往往是受到同辈群体的影响,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了困惑,才会向子女请教;很少有子女认为自己应当主动教给父母新的数字文化知识,在他们看来,父母的认知落后于自己是由年龄带来的必然差异,况且向父母解释流行知识太费动;对信息欺诈的预防,进行安全上网的指导,也总是在看到父母扩散不实信息或财物受损后才会短暂发生。究其原因,数字鸿沟的宽度更多和亲代的阅历、学历及其所处的同辈人际环境有关,子代主动反哺的意识不强烈,反哺行为不具备可持续性,物质与时间成本投入不足,诸多因素导致数字反哺大多停留在浅表层面。
(取材于侯耀婕的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数字代沟”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导致两代人的家庭地位发生颠覆性的变化。
B.是传统代沟在互联网时代的一种表现形式。
C.是弥合家庭矛盾的契机,拉近两代人关系。
D.随两代人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差增大而减小。
(2)根据两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反哺”指年轻一代向年长一代传播数字文化,可帮助年长一代更好地适应数字社会。
B.“数字反哺”在亲子沟通良好的家庭中效果更明显,其效果的根本保证是子代的投入成本。
C.对“数字反哺”的效果,材料一更加乐观。
D.两则材料都是从实际调查分析中得出结论。
(3)根据两则材料,下列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新冠疫情的发展导致了两代人之间数字鸿沟不断扩大,急需弥合。
B.在北京、上海、广州等较为发达的城市中,数字反哺的需求较少。
C.因两代人使用数量接近,“朋友圈”无法成为数字反哺的有效途径。
D.使用微信时,子代与亲代相比,更多选择与生活便利有关的功能。组卷:4引用:1难度:0.5
四、名著阅读及语言应用(11分)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诗经》里最有名的植物有两种:除了荇菜,其次就是芦苇。荇菜与刚开始的爱情有关,①
精致的古人,②
在北中原的乡村,我们有“芦苇”“芦草”之分,两者不同。③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组卷:7引用:3难度:0.5
五、作文
-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上”者上进,“止”者知止,“正”者守正。“上”“止”“正”这三字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包孕着国人从古至今的人生哲学与生命智慧;这三字也与每个人的求学、处友、从业等具体生活实践息息相关,深蕴待人处事之道。
上述材料能给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40引用:29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