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0-2021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

  • 1.无机盐是某些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具有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6引用:3难度:0.8
  • 2.下列有关细胞中糖类和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7引用:1难度:0.7
  • 3.烫发时,先用还原剂使头发角蛋白的二硫键断裂,再用卷发器将头发固定形状,最后用氧化剂使角蛋白在新的位置形成二硫键。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组卷:15引用:3难度:0.8
  • 4.如图所示分子中含有嘌呤,若人体的嘌呤代谢紊乱可导致高尿酸血症。小明在体检中查出血尿酸水平高于正常参考值。医生建议他限制摄入(  )

    组卷:84引用:8难度:0.8
  • 5.新冠疫情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影响,其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有关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2引用:4难度:0.7
  • 6.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之一。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上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11引用:6难度:0.7
  • 7.内质网是细胞内一个连续的整体结构,存在粗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两种类型。粗面内质网上附着有大量核糖体,合成膜蛋白和分泌蛋白。光面内质网上无核糖体,其功能多种多样,既参与糖原、糖脂以及糖蛋白中的糖成分的合成,又是脂质的合成和转运场所。下列推测最不合理的是(  )

    组卷:43引用:3难度:0.8
  • 8.“膜流”是指细胞的各种膜结构之间的联系和转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4引用:3难度:0.7

三、非选择题:

  • 24.“公筷公勺”倡议一直是饮食文化的热点话题之一。为验证使用公筷的必要性,专家们进行了一项研究:将聚餐时的四道菜品分为两等份,一份使用公筷普食,一份不使用公筷进食,通过无菌操作采集样品,经冷链运送至实验室,定量稀释后等量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恒温培养适宜的时间,进行细菌菌落的总数统计,结果如表(表中的cfu/g表示每克样品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总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菜名 结果(cfu/g)
    餐前 餐后公筷 餐后非公筷 餐后未食用
    凉拌黄瓜 14000 16000 45000 -
    盐水虾 160 150 220 -
    干锅茶树菇 1100 4600 79000 -
    炒芦笋 30 30 530 -
    咸菜八爪鱼 60 20 5000 -
    香辣牛蛙 60 150 560 130
    (1)每道菜品使用公筷和非公筷夹取相同次数,其目的是
     
    。实验中特意测定了香辣牛蛙未食用菜的菌落总数,其作用是作为
     
    对照。
    (2)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时,按照配方表计算、称量、溶化、定容后需经
     
    法灭菌后再倒平板。实验前需要对超净工作台进行
     
    (填“消毒”或“灭菌”)处理。在接种前需要检测使用的培养基是否被污染,方法是用
     
    做对照。
    (3)实验室一般采用
     
    法统计活菌数目,该方法调查得到的实验结果一般比实际值
     
    ,其原因是
     

    (4)凉拌黄瓜餐前的菌落数远远高于其他菜品,最可能的原因是
     

    (5)分析以上实验结果可知,“公筷公勺”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请你至少说出两点:
     
    ;②
     

    组卷:15引用:3难度:0.7
  • 25.安莎霉素是一类主要由来源于海洋的稀有放线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和药用价值。科研人员通常从深海采集淤泥样本,再分离、纯化并筛选出产安莎霉素的放线菌,其分离培养流程如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的接种方法为
     

    (2)统计菌落种类和数量时要每隔24h观察统计一次,直到各类菌落数目稳定,以防止培养时间不足导致
     

    (3)研究人员发现产安莎霉素的放线菌具有一个普遍的共性--氨基酸缺陷型。从筛选目的分析,基本培养基与完全培养基存在差异的成分是
     
    。为了初步鉴定营养缺陷型放线菌菌株,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用接种针挑取
     
    (填“菌落A”或“菌落B”)接种于盛有完全液体培养的离心管中,28℃振荡培养3~5天后,离心取沉淀物,用无菌水洗涤3次制成菌悬液。
    ②吸取1mL菌悬液加入无菌培养皿中,倾注15mL融化开冷却至50℃左右的基本培养基,待其冷凝后用记号笔在皿底划分五个区域,标记A、B、C、D、E。
    ③在划分的五个区域上放入少量分组的氨基酸粉末(如下表所示),经培养后,观察生长圈出现的区域,从而确定属于何种氨基酸缺陷型。
    组别 所含氨基酸
    A 组氨酸 苏氨酸 谷氨酸 赖氨酸 亮氨酸
    B 精氨酸 天冬氨酸 赖氨酸 甲硫氨酸 苯丙氨酸
    C 酪氨酸 谷氨酸 赖氨酸 色氨酸 丙氨酸
    D 甘氨酸 天冬氨酸 苏氨酸 色氨酸 丝氨酸
    E 半胱氨酸 亮氨酸 苯丙氨酸 丙氨酸 丝氨酸
    在上述鉴定实验中,发现在培养基A、D区域出现生长圈,说明该氨基酸缺型菌株属于
     
    缺陷型。
    (4)科研人员分离、纯化出产安莎霉素的放线菌后,需要利用PCR技术大量扩增其DNA上的16SrRNA保守片段,然后通过DNA序列比对进行菌种亲源关系的鉴定。查找数据库发现该放线菌的16SrRNA目的基因片段及相应限制酶识别序列如图所示:

    限制酶 EcoRⅠ BamHⅠ HindⅢ SacⅠ
    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 GAATTCG GATCC AAGCTT GAGCTC
    为了获得目的基因16SrRNA,需要使用的限制酶是
     
    。得到目的基因以后就可以利用PCR技术对16SrRNA进行体外扩增,扩增目的基因的原理是
     
    ,此过程需要加入
     
    催化。

    组卷:16引用:2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