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实验学校集团校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6/6 8:0:9
一、积累运用(27分)
-
1.阅读语段,完成问题。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都是中国的脊梁。”走进七下语文课本,犹如穿梭在英雄人物的历史长廊中。在这里,有严谨认真、为国鞠躬尽cuì的科学家,有为学术lì尽心血的文学艺术家;也有粗拙不失可爱的阿长,穷苦而善良的老王。英雄与凡人共同装点着色彩斑斓的历史长廊。历史的星空因他们而熠熠生辉。我们要尊崇这些家喻户晓的英雄,也要对那些鲜为人知的小人物,心生敬意。我们要传播他们的精神。
(1)给加点字注音。
①粗拙
②鲜为人知
(2)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①lì
②鞠躬尽cuì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要尊崇这些家喻户晓的英雄,也要对那些鲜为人知的小人物,心生敬意。
解说:以上四个加点词的词性分别为代词、动词、介词、助词。
B.历史长廊/严谨认真/熠熠生辉/色彩斑斓
解说:这四个短语类型各不相同。
C.我们要传播他们的精神。
解说:这句话表述有误。
D.在这里,有严谨认真、为国鞠躬尽cuì的科学家,有为学术lì尽心血的文学艺术家;也有粗拙不失可爱的阿长,穷苦而善良的老王。
解说:这句话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组卷:34引用:2难度:0.5 -
2.综合实践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七年级开展“家•国•梦”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家】
(1)班级开展“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手抄报评比活动。请根据示例,再设计两个板块。
①集孝亲名言
②
③
(2)小明认为,自己只是个十三四岁的中学生,离尽孝还很远,不想参加。请你劝他参加活动。
【国】
谷爱凌身上,最闪亮的是坚定、自律的性格,强大、执着的内心。她在滑雪训练中,至少骨折三次,摔倒和受伤更是不计其数,但她始终坚持,从不放松。为了避免打乱训练节奏,她能多个小时不吃不喝;为了保持身材,她能严格控制饮食习惯;为了进入梦想的大学,她能充分利用每一刻时间学习。2019年谷爱凌毅然放弃美国国籍,成为中国运动员;2020年她以1580的高分考入斯坦福大学;2022年北京冬奥会她拼搏到两金一银。谷爱凌创造了她自己的辉煌,挺起国之脊梁!
(3)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补写对联。
上联:忆往昔,邓稼先鞠躬尽瘁“两弹”扬国威
下联:看今朝,
(4)鼓励谷爱凌继续前行、超越自我的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B.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梦】
(5)学校“唱响逐梦之歌”文艺汇演即将精彩上演,请你为下面两个节目写一段串联词。
节目一:朗诵《少年中国说》
节目二:歌曲《青春追梦人》组卷:6引用:2难度:0.8 -
3.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古诗中有英雄。“①组卷:3引用:5难度:0.8
二、阅读理解(60分)
-
4.下列有关名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5引用:1难度:0.5
二、阅读理解(60分)
-
11.文学性文本阅读。
生如水稻陈甲元 ①和一季水稻的收割一样,父亲走了再不回来。父亲躺在他亲手打造的木门上,木门上垫着稻草,柔软、温暖。这是老家的习俗,像喜欢睡暖和芳香的稻草床一样。这令我慰藉,也令我不止一次开始审视水稻,这样一种伴随我们终生的植物,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②农村的伢子,有几个没亲手侍弄过水稻呢?懵懵懂懂,清明下种,三起三落,浸种催芽。春夜魅人,经常要更换的25瓦的葫芦形白炽灯泡被一根花线连着,吊在青黑瓦屋厨房的横梁上,灯泡泛着黄光,照亮厨房门前泥浆色的大木桶。父亲将晾晒两天的稻种拆了包,用强氯精消了毒。加温水泡着,长着厚茧的老手不时捞起轻浮的秕谷,手掌摊开着对看热闹的我们说,看,这就是秕谷,没用的家伙!
③我一直怀疑父亲和水稻处久了,身上也秉承了稻子身上的一些东西。比如每年的稼穑,春种秋收,晴耕雨读,他都安排得像稻粒一样饱满;穗期,他扛一把锄头,为稻子的抽穗扬花保驾护航;冬天,天气寒冷,间或会有小雪,打湿院落的矮墙和柴火,通红的炭火旁,父亲使劲搓着稻草绳,身后的墙壁挂着他前些年亲手搓成的草鞋,草绳、草帽。只是稻草的手工成品经过岁月的淘洗,已有了沉郁欲言的褐色……父亲躺在稻草上多年后,我不经意间想起,对父亲,对父亲亲手摩挲了一辈子的植株,就怀有难以名状的心绪。
④于是,我习惯了回去。想父亲,想从前的时候,我就一次次往回走。回老家看山岭,看老屋,看稻田,看稻子。
⑤老家本身是稻区。不是山岭房屋环绕着青黄相间的稻田,就是或青绿或金黄的稻田环抱着山岭房屋。很多时候,田畴无言,却又千言万语、欲说还休,一种亘古千年、内蕴深沉的姿态,是天底下最朴实和厚重的无华。那么多的农人,祖先的祖先赤脚走在田埂上的远远近近的身影,没有隔膜般素朴和亲切。田垄里,依稀听见犁铧清脆的声响和牧童的短笛飞扬。
⑥而躬耕田垄一辈子的父亲,对稻田更有着非同一般的情感。他不但靠着田垄四季常新的稻子,养活了一家人;而且,仙风道骨的祖母说过,我家六姊妹,有两个的出生就和田垄和水稻紧密相连。
⑦一个是二哥。正是苍翠欲滴的插秧季节,正是插秧竣工那天的黄昏时刻,家门口的田垄里刚刚插下青绿秧苗,母亲兴致勃勃挺着大肚子在青黑瓦屋的灶房间忙碌,突然间下身一热,连忙呼唤炉膛前烧火的小脚祖母。添丁之喜,大好兆头。脚上还沾着新泥的父亲,紧张局促地抱着哇哇叫的二哥,只知道咧着大嘴对着帮忙插秧的亲友们傻笑。
⑧还有小妹。小妹来到这个世界时是中午时分,稻子收割的季节,田野到处金碧辉煌。人力打谷机在父亲脚下嗡嗡地响,也没请其他劳力,父亲和大哥两人轮流给稻谷脱粒。二姐一路小跑来到田埂对父亲说:妈妈让我告诉你,她生了。父亲手里捂着要脱粒的稻穗,大声说知道了,告诉你妈妈,我们打满这一担谷就回家吃中饭……前面有了五个崽女,父亲对又一个新生命的来临已然淡定,四十不惑,小妹来临的时候,父亲的思想是不是已渐趋成熟?他看生命是不是也像看他手中的稻子一样,一茬一茬,心里有了新的内容?
⑨应该是有了一茬一茬新内容的。父亲耕作了一辈子水稻,睡了一辈子稻草床,在稻草的拥绕下离去以后,我也开始从事一项和水稻相关的职业,更近距离地走近和了解水稻,也更深刻地了解父亲。
⑩催芽,播种,育秧,除草,施肥,收割;萌芽,分蘖,抽穗,扬花,结实。一次生育,一段旅程。临了,稻桩化成基肥,哺育又一季新的生命。这样的轮回,和父亲这样的农人个体的生命又有多少差别?每年水稻成熟季,那如黄缎子一样铺陈在华夏四野、铺天盖地的水稻厚毯,又何尝不是为生命打底的最好成色?
⑪又一年冬天,又一年稻子收割后的空旷来临。记得当年稻草垛,转眼又是白头翁。我身在城市的高楼以当年在田野依偎草垛的姿势躺倒。想:原来和父亲一样,像水稻一样活着,到最后,都活成了大地不悔的精魂。
(1)【梳理•情节】
水稻伴随“我们”一家终生,简要概括文章围绕水稻写了哪几件事情?
(2)【赏析•语言】
本文语言生动而富有韵味,请任选一句按要求进行赏析。
①父亲将晾晒两天的稻种拆了包,用强氯精消了毒,加温水泡着,长着厚茧的老手不时捞起轻浮的秕谷,手掌摊开着对看热闹的我们说,看,这就是秕谷,没用的家伙!(请从描写角度赏析句子)
②每年水稻成熟季,那如黄缎子一样铺陈在华夏四野、铺天盖地的水稻厚毯,又何尝不是为生命打底的最好成色?(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3)【聚焦•人物】
文中说“父亲和水稻处久了,身上也秉承了稻子身上的一些东西”,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父亲与水稻有何相似之处。
(4)【感悟•主题】
请结合全文谈谈对文中划线句子“像水稻一样活着,到最后,都活成了大地不悔的精魂”的理解。组卷:17引用:2难度:0.3
三、写作(60+3分)
-
12.同学们刚学完语文七下教材,你一定还记得献身祖国科研的邓稼先、横眉怒对敌人手枪的闻一多、寻找救国救民道路的鲁迅、克服困难翻越老山界的红军将士以及献身科学的探索者尼摩船长……,这些人都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现实生活中亦有这样的英雄。请以“我崇尚这样的英雄”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或生活感受;(2)字数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组卷:21引用:3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