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上海市复兴高中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

发布:2024/12/27 21:0:3

一、选择题(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下列做法与该理念不符的是(  )

    组卷:9引用:3难度:0.6
  • 2.关于自然界中的氮循环相关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50引用:3难度:0.7
  • 3.铜能够在硫蒸气中燃烧生成硫化亚铜,相关的实验装置可选用(  )
    A B C D

    组卷:25引用:3难度:0.6

二、综合分析题

  • 8.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编号分别代表对应的化学元素。

    完成下列填空:
    (1)单质可能是电的良导体的元素是
     
    (选填字母编号);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具有两性的元素是
     
    (选填字母编号)。
    (2)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工业上制备b单质常用的方法是
     

    如果给核外电子足够的能量,这些电子便会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而离去。核外电子离开该原子或离子所需要的能量主要受两大因素的影响:
    ①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
    ②形成稳定结构的倾向
    下表是一些气态原子失去核外不同电子所需的能量(单位:kJ•mol-1
    元素 X Y
    失去第一个电子 519 580 502
    失去第二个电子 7296 1820 4570
    失去第三个电子 11799 2750 6920
    失去第四个电子
     
    11600 9550
    (3)通过上述信息和表中的数据分析为什么锂原子失去核外第二个电子所需的能量远远大于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
     

    (4)X可能是表中所列11种元素中的
     
    (选填字母编号);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电离方程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5)表中所列11种元素中,失去核外第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多的是
     
    (选填字母编号)。

    组卷:22引用:1难度:0.5
  • 9.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铜与硫酸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省略)。

    完成下列填空:
    (1)用“可抽动的铜丝”代替“直接投入铜片”的优点是
     

    (2)能说明有SO2气体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3)反应后,不需要打开胶塞,就可使装置中残留气体完全被吸收,应当采取的操作是
     

    反应结束后,该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三颈烧瓶底部有白色固体并夹杂有少量黑色物质。倒去瓶中的浓硫酸,将剩余固体(含少量浓硫酸)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发现所得溶液为蓝色,仍然有黑色固体未溶解。
    (4)由上述实验可知,原试管底部的白色固体是
     

    (5)甲同学认为黑色固体是CuO,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过程:
     
    Cu+
     
    H2SO4(浓)
     
     
    CuO+
     
    。完成上述化学方程式,此过程中浓硫酸体现的性质是
     
    。乙同学根据实验现象立即否定了甲同学的猜测,依据是
     

    (6)乙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认为黑色固体可能铜的硫化物。他将烧杯中黑色固体过滤并洗涤干净,加入足量稀硝酸加热后固体完全溶解,产生的气体只有NO,再加入少量BaCl2溶液。该实验过程中,能说明黑色固体中含Cu、S两种元素的实验现象是:
     

    (7)已知CuS、Cu2S都能在空气中灼烧生成CuO和SO2。乙同学想要进一步探究黑色固体到底是CuS、Cu2S还是它们的混合物,应如何设计实验?请简要叙述。
     

    丙同学进一步探究铜与硫酸生成黑色沉淀的条件,实验结果如下:
    硫酸浓度/mol•L-1 14 15 16 18.4
    黑色沉淀出现-消失的温度/℃ 150-236 140-250 120-250
    使用适量铜(铜丝)的现象 不反应 铜丝变黑 微量黑色沉淀 微量黑色沉淀
    使用过量铜(铜片)的现象 不反应 大量黑色沉淀 大量黑色沉淀 大量黑色沉淀
    补充实验:先将18.4mol•L-1硫酸预热至338℃,再分别与适量、过量铜反应,发现均无黑色沉淀出现。
    (8)由上述实验结果可知,造成铜与硫酸反应常产生黑色沉淀的原因有:
     

    组卷:43引用:1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