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浙江省温州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
1.2021年1月,我国多地颁发了“最严限塑令”。塑料垃圾会长期污染环境是因为它( )
组卷:28引用:2难度:0.7 -
2.碱性洗涤剂去除油烟机的油污效果较好,如图是四种常见洗涤剂的pH值,其中最适合去除油烟机油污的是( )
组卷:129引用:4难度:0.7 -
3.小明发现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颗粒会很快变成了如图的“浆糊”状态,其主要原因是氢氧化钠固体( )
组卷:219引用:1难度:0.7
二、非选择题
-
9.人类对金属活动性的顺序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材料一:我国晋代炼丹家葛洪用铁勺盛满曾青(硫酸铜溶液),几天后,铁勺表面红光闪闪,记载为“点铁成金“的故事,后来演变成湿法炼铜法。
材料二:贝采利乌斯是最早为金属活动性排序的科学家,他依靠定性的推测,对元素的电化次序排序为:Ag,Cu,Zn,Mg,Na。Na的电正性最强,Ag的电负性最强,但是设备落后无法定量实验,因此难以准确描述,他自己也认为排序不够准确。
材料三:贝开托夫设想找到一种参比物使金属与之发生作用,看反应的难易程度来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他以水为参比物,镁跟水反应非常缓慢,铁常温下不跟水反应,得出镁金属的活动性比铁强,从而得出大部分金属活动性强弱。现代科学家发现,金属活动性排序还与反应的条件有关。
(1)请写出材料一中葛洪记载的“点铁成金”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材料三中能比较铁和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参比物还可以是
(3)分析以上材料,下列关于金属活动性发现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点铁成金”是迷信故事,炼丹家的发现对科学发展没有贡献
B.由材料二可推测金属元素的电正性越强,金属活动性也越强
C.定性的推测不属于科学研究,定量实验才属于科学研究
D.现代科学家总结出来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规律今后还会不断完善组卷:25引用:2难度:0.7 -
10.小明在社团课中学习了碳酸氢钠(NaHCO3),它俗称小苏打,水溶液呈碱性,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NaHCO3+NaOH═Na2CO3+H2O。于是,小明将NaOH加入到NaHCO3溶液中,却没有明显现象。为了探究两者混合后是否反应,小明提出两种方法:
方法一:判断混合后碳酸氢钠或氢氧化钠是否存在。
(1)小明往加入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溶液始终呈红色,于是他得出两者没有反应的结论。小红认为他的结论不科学,因为
(2)方法二:判断混合后是否生成了碳酸钠。
小明先做了如图甲、乙两个实验,都没有明显现象:
若要判断混合后生成碳酸钠,小明应该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实验,其方法是
(3)方法一是从反应物的角度,方法二是从生成物的角度来判断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是否发生。请列举一个课本上用其中一种方法来判断化学反应的例子:组卷:70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