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年北京市昌平区高考物理二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 1.下列核反应属于β衰变的是(  )

    组卷:147引用:1难度:0.8
  • 2.下列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的是(  )

    组卷:189引用:1难度:0.9
  • 3.关于一密闭容器中的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453引用:3难度:0.5
  • 4.如图所示,把质量为m的石块从距地面高h处以初速度v0斜向上抛出,v0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若只改变抛射角θ,下列物理量一定不变的是(  )

    组卷:220引用:3难度:0.5
  • 5.如图所示,一斜面体置于水平地面上,一物块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外力F作用下相对斜面保持静止,该过程中斜面体相对水平地面也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74引用:1难度:0.7
  • 6.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10m/s。在传播方向上有P、Q两质点,坐标分别为xP=1m,xQ=6m。波传播到P点开始计时,P点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05引用:1难度:0.7

本部分共6题,共58分。

  • 19.1913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用油滴实验证明电荷的量子性并测出电子的电荷量,由此获得了192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如图是密立根油滴实验的原理示意图,两个水平放置、相距为d的金属极板,上极板中央有一小孔。用喷雾器将细小的油滴喷入密闭空间,这些油滴由于摩擦而带了负电。油滴通过上极板的小孔进入到观察室中。当两极板电压为U时,某一油滴恰好悬浮在两板间静止。将油滴视为半径为r的球体,已知油滴的密度为ρ,重力加速度为g。
    (1)求该油滴所带的电荷量q。
    (2)由于油滴的半径r太小,无法直接测量。密立根让油滴在电场中悬浮,然后撤去电场,油滴开始做加速运动;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油滴很快做近似匀速运动,测出油滴在时间t内匀速下落的距离为h。已知球形油滴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为f=6πηrv,其中η为空气的粘滞系数,v为油滴运动的速率。不计空气浮力。请推导半径r的表达式(用η、h、t、ρ和g表示)。
    (3)实验发现,对于质量为m的油滴,如果改变它所带的电荷量q,则能够使油滴达到平衡的电压必须是某些特定值Un,研究这些电压变化的规律可发现它们都满足方程
    U
    n
    =
    mgd
    q
    =
    U
    0
    n
    ,式中n=±1,±2,……。此现象说明了什么?

    组卷:105引用:3难度:0.6
  • 20.类比是研究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
    (1)物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作用,可以认为是通过引力场发生的。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类比电场强度,推导地球在距地心为r处(r大于地球半径)产生的引力场强度的表达式。
    (2)经典电磁理论认为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与行星类似,在库仑引力的作用下绕核做匀速圆周运动。设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静电力常量为k,电子处于基态时的轨道半径为R。求电子处于基态时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v。
    (3)a.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除受到重力作用外,还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反的空气阻力f=kv(k为常量)的作用。其速率v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可用方程
    G
    1
    -
    kv
    =
    m
    Δ
    v
    Δ
    t
    描述,其中m为物体质量,G1为其重力。求物体下落的最大速率vm;并在图1所示的坐标系中定性画出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
    b.图2为“演示电容器充、放电”的实验电路图。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电容器的电容为C,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将开关接1,给电容器充电,写出充电过程中极板电荷量q随时间t变化的方程。类比v-t图像,在图3所示的坐标系中定性画出电荷量q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

    组卷:96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