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山西大学附中高三(上)诊断生物试卷(10月份)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52.5分)

  • 1.下列叙述不符合生物学事实的是(  )

    组卷:498引用:10难度:0.5
  • 2.将下列有关内容依次填入如图各框中,其中包含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
    A 生物大分子 蛋白质 核酸 脱氧核糖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
    B 脂质 脂肪 胆固醇 性激素 维生素D
    C 单糖 五碳糖 六碳糖 葡萄糖 乳糖
    D 无机物 无机盐 自由水 结合水

    组卷:204引用:25难度:0.6
  • 3.下面甲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连续分裂的细胞在各个时期细胞核内DNA含量的测定结果,乙图是一组目镜标有5×和16×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的镜头,丙图是在乙图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5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象.欲将丙图视野中处于甲图a时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放大640倍观察,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组卷:34引用:9难度:0.7
  • 4.下列关于细胞基本共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①均具有磷脂双分子层与蛋白质构成的膜结构;②ATP是所有细胞均可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
    ③都以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④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原核细胞无多种多样的细胞器
    ⑤遗传信息储存在脱氧核糖核苷酸分子中;⑥所有细胞的新陈代谢都是以细胞为单位进行的

    组卷:0引用:1难度:0.6
  • 5.一项来自康奈尔大学的研究揭示了体内蛋白分选转运装置的作用机制,即为了将细胞内的废物清除,细胞膜塑形蛋白会促进囊泡(分子垃圾袋)形成,将来自细胞区室表面旧的或受损的蛋白质带到了内部回收利用工厂,在那里将废物降解,使组件获得重新利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04引用:32难度:0.7
  • 6.下列有关细胞中“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
    ②有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
    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④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⑤所有生物的蛋白质一定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⑥有中心体的生物一定不是高等植物
    ⑦有H2O生成或有H2O参与的细胞呼吸过程一定不是无氧呼吸。

    组卷:186引用:34难度:0.7
  • 7.寨卡病毒(ZIKV)有包膜和蛋白衣壳,为RNA病毒,“超级病菌”MRSA的全名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53引用:18难度:0.9
  • 8.在生物教材当中出现了很多有关小泡的叙述,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68引用:22难度:0.9
  • 9.在生物体中,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是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凋亡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条件之一,而蛋白分泌是实现某些细胞间信息传递途径的重要环节。多数分泌蛋白含有信号肽序列,通过内质网一高尔基体( ER-Golgi)途径分泌到细胞外,被称为经典分泌途径;但研究表明,真核生物中少数分泌蛋白并不依赖ER-Golgi途径,称为非经典分泌途径(如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27引用:11难度:0.7
  • 10.科学家们做过这样的实验:准备好含Ca2+和Mg2+和Si
    O
    4
    -
    4
    的培养液,将番茄和水稻分别放在上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所示,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32引用:2难度:0.6
  • 11.图示A、B两种物质混合后各自的浓度变化,已知T1时加入酶C,反应在酶C的最适条件下进行。当改变条件时,T2值会发生相应变化。下列选项中,条件改变与T2值变化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条件改变 T2值变化
    A 适当增大pH 增大
    B 适当降低温度 减小
    C 适当降低A的浓度 增大
    D 适当增加酶C的量 增大

    组卷:1引用:1难度:0.7
  • 12.正常情况下线粒体内膜上[H]的氧化与ATP的合成相偶联,即在[H]氧化的同时合成ATP。某药物可阻断该过程中ATP的合成,研究人员利用离体培养的线粒体进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

    组卷:66引用:5难度:0.7
  • 13.如图是向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中通入不同浓度的O2后,O2的消耗量和CO2的产生量变化曲线。据图判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24引用:10难度:0.6

二、填空题(没有特殊说明每空一分,共37.5分)

  • 38.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有机垃圾微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微生物降解菌产生多种酶,对分类后的有机垃圾进行快速分解。技术流程如下:

    (1)样品采集;样品取自某食堂的餐厨垃圾,原因是厨余垃圾中富含各类有机物
     

    (2)分离纯化:上述流程中利用
     
    (方法)进行菌株的分离纯化,接种后进行培养时,需将培养皿呈
     
    状态放置。
    (3)鉴别培养:对餐厨垃圾组分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纤维素类含量较高。若对菌株的纤维素降解活性进行鉴别,需将分离纯化得到的各菌种,接种于加入
     
    的培养基中,通过比较菌落的
     
    来判断降解活性的高低。
    (4)现将各类有机物降解活性较高的3个菌株分别制成菌剂,测定其对餐厨垃圾实际降解能力,实验思路如下:
    ①配制培养基:将纤维素、淀粉、脂肪、蛋白质和水,按照餐厨垃圾的组分比例配制。
    ②将等量的3种菌剂,分别与等量的培养基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混合培养。
    ③培养相同时间,测定
     

    (5)筛选出高效降解纤维素的菌株后,若需要长期保存,可采用
     
    的方法。

    组卷:136引用:1难度:0.7
  • 39.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重要的模式生物。科研人员发现表现为星状眼(由A或a基因控制)的常染色体突变体,将其培养得到三个品系,品系1仍为星状眼突变体,品系2为回复体(表现型恢复为正常眼),品系3仍为星状眼突变体。现利用三种品系果蝇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品系1果蝇相互交配,子代表现为星状眼:正常眼=2:1.说明星状眼为
     
    (填“显性”或“隐性”)突变。出现以上性状分离比的最可能原因是
     

    (2)有人对品系2的出现提出了两种假设:一是因为星状眼基因又突变为正常眼基因(真回复体);二是由于体内另一条常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b发生显性突变,从而抑制星状眼基因的表达(假回复体)。
    ①根据以上两种假设,品系2果蝇的基因型可能分别为:
     

    ②请利用现有材料设计杂交实验判断品系2为真回复体还是假回复体。
    实验思路:
     

    实验结果和结论:
     

    (3)将品系3果蝇相互交配,发现其后代只有星状眼,没有正常眼个体出现。有人提出假设:品系3星状眼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中出现一个显性致死基因(D),它的纯合子不能存活。
    ①根据假设画图表示品系3果蝇的两对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
    ②依据该假设,用遗传图解解释实验现象。

    组卷:14引用:3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