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7.3 几种重要的盐》2018年同步练习卷(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坎市中学)(2)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84分)

  • 1.检验某物质中是否含有铵根离子,可以使用的一组试剂是(  )

    组卷:505引用:15难度:0.9
  • 2.酸、碱、盐三类物质的共同点是(  )

    组卷:26引用:8难度:0.9
  • 3.亚硝酸钠有咸味,外形与食盐相似.但亚硝酸钠对人体健康害,其水溶液显碱性,而食盐的水溶液显中性.根据以上文字的叙述,鉴别亚硝酸钠溶液和食盐溶液应选用的试剂为(  )

    组卷:17引用:7难度:0.9
  • 4.市场上出售的紫葡萄,表皮上常附有一些浅蓝色的斑点,它是为防治霉菌而喷洒的农药波尔多液.波尔多液中含有一种有毒的盐,因此在吃葡萄之前,应将葡萄浸泡在水中一段时间.这种有毒的盐是(  )

    组卷:68引用:13难度:0.9
  • 5.公园里部分植物的枝叶枯黄,茎也比较纤细。建议工作人员最好给这些植物施用的一种化肥是(  )

    组卷:583引用:21难度:0.7
  • 6.某农用物资商店里的化肥有Ca2(PO42、K2SO4、CO(NH22,其中缺少的肥料品种是(  )

    组卷:283引用:9难度:0.9
  • 7.某工厂排放的酸性废水中含有较多的CuSO4,这种废水对农作物和人畜都有害.为了降低废水的酸性并且回收铜,通常需在此废水中加入适量的(  )

    组卷:77引用:11难度:0.9
  • 8.中国丝绸有几千年的历史传承,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处理丝绸,该“碱剂”可使丝绸颜色洁白、质感柔软,其主要成分是一种盐,这种“碱剂”可能是(  )

    组卷:1285引用:35难度:0.9
  • 9.某同学将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水中,观察到有大量气泡冒出,根据泡腾片主要成分分析,该气体主要是(  )

    组卷:693引用:19难度:0.7
  • 10.自来水生产中常通适量氯气进行杀菌消毒,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之一是盐酸.市场上有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蒸馏水)出售.为辨别真伪,可用下列一种化学试剂来鉴别,该试剂是(  )

    组卷:98引用:21难度:0.7
  • 11.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组卷:23引用:1难度:0.5
  • 12.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放入水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组卷:66引用:8难度:0.9

二、解答题(共10小题,满分0分)

  • 37.有关化肥的探究题:(1)碳酸氢铵是一种化肥,生产厂家有下面的使用说明:“本品宜存贮于干燥阴冷处,防止受潮,施用后盖土或立即灌溉,避免暴晒或与碱性物质(如熟石灰)混合使用,以免变质,造成肥效损失.”
    (1)根据上面叙述,归纳写出碳酸氢铵的性质.
     
     

    (2)草木灰含有碳酸钾(其水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从草木灰中提取碳酸钾的步骤为:
     

    (3)某农民发现他种植的农作物植株矮小,叶片发黄,茎杆软弱,容易倒伏,叶片的边缘和尖端呈黄褐色并逐渐焦枯,于是他决定将碳酸氢铵与草木灰混合施用,以补充植物所缺乏的氮元素和钾元素.则该农民的判断是否准确?
     
    .该农民施用肥料的方法是否合理?理由是
     

    组卷:46引用:5难度:0.1
  • 38.碳酸钠、碳酸氢钠是中学常见的化合物.
    探究一:碳酸钠、碳酸氢钠与酸反应如图所示,将两气球内的NaHCO3和Na2CO3同时倒入试管中.已知盐酸足量,且装置气密性良好.
    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钠俗名是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3)NaHCO3和Na2CO3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钠.任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已知NaHCO3、Na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84、106,通过计算:实验结束后,
     
    (填“A”或“B”)试管的气球更大.
    探究二:碳酸氢钠、碳酸钠固体与酸反应的热效应
    【发现问题】在探究一实验过程中用手触摸试管,发现盛NaHCO3的试管温度降低,而盛Na2CO3的试管温度升高.
    【猜想与推测】甲同学由此推测:NaHCO3和盐酸反应为吸热反应,Na2CO3和盐酸反应为放热反应.
    【实验与数据】乙同学认为甲同学推测不妥,通过以下多次实验后取平均值数据记录如下:
    步骤①步骤②步骤③步骤④步骤⑤
    测量10mL水温/℃加入物质0.5g溶解后测量溶液温度t1/℃静置一段时间后测量溶液温度t2/℃加入20%盐酸10mL反应后测量溶液温度t3/℃
    20 NaHCO318.520.020.8
    20Na2CO323.320.023.7
    【分析与结论】
    (1)由步骤①~③比较得到的结论是
     

    (2)由步骤④~⑤比较得到的结论是:
     

    (3)结合上面探究活动,你认为甲同学推测的不妥之处是
     

    组卷:28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