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0-2021学年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店前中学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的性状为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卷毛白色=3:3:1:1.个体“X”的基因型是(  )

    组卷:106引用:4难度:0.7
  • 2.辣椒抗病(B)对不抗病(b)为显性,基因型为BB的个体花粉败育,不能产生正常花粉。现将基因型为Bb的辣椒植株自由交配两代获得F2,F2中抗病与不抗病植株的比例为(  )

    组卷:14引用:1难度:0.6
  • 3.下列有关细胞中RNA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61引用:2难度:0.7
  • 4.下列实例中种群基因频率未发生变化的是(  )

    组卷:47引用:4难度:0.7
  • 5.现有4个来自同一动物个体的细胞分裂图,其中2个细胞进行的是均等分裂、另2个进行的是不均等分裂。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7引用:2难度:0.7
  • 6.下列关于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7
  • 7.正常情况下,下列生理过程能够发生的是(  )

    组卷:21引用:19难度:0.7
  • 8.调查人群中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后发现,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与该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基本相等,则该遗传病很可能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7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 24.小黑麦为二倍体生物,1个染色体组中含有7条染色体,分别记为1~7号,其中任何1条染色体缺失均会造成单体,即共有7种单体.单体在减数分裂时,未配对的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的一极.产生的配子成活率相同且可以随机结合.后代出现二倍体、单体和缺体(即缺失一对同源染色体)三种类型.利用单体遗传可以进行基因的定位.
    (1)若需区分7种不同的单体,可以利用显微镜观察
     
    进行判断.
    (2)每一种单体产生的配子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为
     
    条.
    (3)已知小黑麦的抗病(B)与不抗病(b)是一对相对性状,但不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几号染色体上.若某品种小黑麦为抗病纯合子(无b基因即视为纯合子),且为7号染色体单体.将该抗病单体与
     
    杂交,通过分析子一代的表现型可以判断抗病基因是否位于7号染色体上.
    ①若子一代表现为
     
    ,则该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
    ②若子一代表现为
     
    ,则该基因不位于7号染色体上.
    (4)若已确定抗病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则该抗病单体自交,子一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组卷:48引用:5难度:0.5
  • 25.闰绍细胞是脊髓内的一种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其活动经轴突回返作用于运动神经元,抑制原先发动兴奋的神经元和其他神经元。如图所示为闰绍细胞参与的一种调节过程(箭头表示兴奋传递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1)运动神经元1兴奋时,通过闰绍细胞
     
    (填“促进”或“抑制”)自身的活动。
    (2)神经递质有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突触后膜
     
    内流,突触后膜的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上的Cl-内流,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变化是
     
    ,突触后神经元被抑制。
    (3)兴奋由侧支传来时,图中被抑制的神经元是
     

    (4)兴奋在闰绍细胞与运动神经元1之间的传递需要借助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主要存在于突触前膜的
     
    中。科学研究发现,释放到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部分可通过囊泡形成“回流”,其意义是
     

    组卷:2引用: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