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江西省宜春实验中学高二(下)开学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6×3=48分)

  • 1.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11引用:2难度:0.8
  • 2.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1引用:2难度:0.7
  • 3.常温下,向0.1 mol•L-1Na2SO3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或加水稀释,下列有关量一定增大的是(  )

    组卷:121引用:2难度:0.8
  • 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5
  • 5.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组卷:37引用:6难度:0.9
  • 6.向100mL 3mol/L的硫酸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为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
     ①K2SO4溶液  ②Na2CO3固体 ③水  ④NaNO3固体    ⑤CuSO4粉    ⑥6mol/L的硫酸

    组卷:45引用:3难度:0.8
  • 7.A、B、C、D、E是周期表前20号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与E,B与D分别同主族,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A与B可形成A2B和A2B2两种液态化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21引用:2难度:0.5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空2分,共52分)

  • 20.降低能耗是氯碱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1)①a极为
     
    (填“正”或“负”)极。
    ②乙装置中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装置可以实现化学能向电能转化
    B.甲装置中Na+透过阳离子交换膜向a极移动
    C.乙装置中c极一侧流出的是淡盐水
    ④结合化学用语解释d极区产生NaOH的原因:
     

    ⑤实际生产中,阳离子交换膜的损伤会造成OH-迁移至阳极区,从而在电解池阳极能检测到O2,产生O2的电极反应式为
     
    。下列生产措施有利于提高Cl2产量、降低阳极O2含量的是
     

    A.定期检查并更换阳离子交换膜
    B.向阳极区加入适量盐酸
    C.使用Cl-浓度高的精制饱和食盐水为原料
    (2)降低氯碱工业能耗的另一种技术是“氧阴极技术”。通过向阴极区通入O2,避免水电离的H+直接得电子生成H2,降低了电解电压,电耗明显减少。“氧阴极技术”的阴极反应为
     

    组卷:19引用:1难度:0.6
  • 2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得和使用金属锌的国家。湿法炼锌产生的铜镉渣(主要含锌、铜、铁、镉(Cd)、钴(Co)等单质)用于生产金属镉的工艺流程如图。

    表中列出了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为0.1mol•L-1
    金属离子 Fe3+ Fe2+ Cd2+
    开始沉淀的pH 1.5 6.3 7.4
    沉淀完全的pH 2.8 8.3 9.4
    (1)写出加快“铜镉渣”“溶浸”速率的两种措施
     

    (2)滤渣Ⅰ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3)①操作Ⅲ中先加入适量H2O2的作用是
     

    ②再加入ZnO控制反应液的pH,合适的pH范围为
     

    ③若加入的H2O2不足,加入ZnO后所得的电解液中会含有Fe元素。设计实验方案加以鉴别:取电解液少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溶液(填化学式),产生蓝色沉淀,则证明电解液中含有Fe元素。
    (4)净化后的溶液用惰性电极电解可获得镉单质。电解废液中可循环利用的溶质是
     

    (5)该湿法炼锌废水中含有Zn2+,排放前需处理。向废水中加入CH3COOH和CH3COONa组成的缓冲溶液调节pH,通入H2S发生反应:Zn2++H2S⇌ZnS(s)+2H+。处理后的废水中部分微粒浓度为:
    微粒 H2S CH3COOH CH3COO-1
    浓度/mol•L-1 0.10 0.05 0.10
    处理后的废水的
     
    ,c(Zn2+)=
     
    mol•L-1。(已知:Ksp(ZnS)=1.0×10-23,Ka1(H2S)=1.0×10-7,K(H2S)=1.0×10-14,Ka(CH3COOH)=2.0×10-5

    组卷:159引用:3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