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翰英中学八年级(上)期初性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积累运用。(26分)

  • 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诗文名句。
    ㅤㅤ自然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①
     
    ”是山水相映之美;“②
     
    ,水中藻、荇交横”是月色澄澈之美;“③
     
    ,④
     
    ”呈现的是大漠雄浑之美(《使至塞上》);“晴川历历汉阳树,⑤
     
    ”描绘的是花草繁茂之美;“⑥
     
    ,浅草才能没马蹄”则勾勒出初春的活力美。
    ㅤㅤ江山多娇,情思无限。王绩在苍凉的秋色中心生“⑦
     
    ,长歌怀采薇”的苦闷惆怅;多情女子则在满树馨香里感慨“此物何足贵?⑧
     
    ”;刘桢有感于“常端正”的松柏,对堂弟寄寓了“⑨
     
    ?⑩
     
    ”的期望;而暮年的曹操用形象的比喻“⑪
     
    ,⑫
     
    ”来表达自己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组卷:3引用:1难度:0.5
  •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ㅤㅤ近期“国潮”成热词,国内运动品牌鸿星尔克因捐赠5000万物资驰援河南,被誉为“国货之光”。一时间“国潮”新品让消费者qiáo ①首以盼。十年间国货实现了华丽tuì ②变,国风文化四处开花。“国潮”中国文化底色,让世界看到中国力量,聆听中国潮流之声!这是令人的时刻。
    ㅤㅤ“国潮”代表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什么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就是在我们的文化意识中,必须要有一种坚持,就是对本土理念的文化支持。一个普通国民具有了这种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就会加深其对历史文化的觉悟,更加深沉地热爱和守护我们的历史和文化。一个民族有了这种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
     

     

    (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
     
    (A 突显  B 彰显)
     
    (A 诚惶诚恐  B 引以为豪)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4)将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就不会失去自己的精神家园和文化的根。
    ②而这一切决定了这个民族拥有深厚的思想、自我超越的精神。
    ③更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国力和它的未来。
    ④就会更加坚定自己的文化价值。
    A.③②①④
    B.①③④②
    C.④①③②
    D.①④②③

    组卷:5引用:1难度:0.7
  • 3.在《红星照耀中国》名著阅读活动中,同学们了解到:
    (1)《红星照耀中国》原名为《
     
    》,作者是来者美国的记者
     

    (2)在这个记者眼中,“精力过人,不知疲倦,颇有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是
     
    ,敌人悬赏两百万元的首级是来自红军大学一个平均年龄为二十七岁的老战士班,这所大学的校长是从未吃过败仗的
     
    ,被称为“书生出身的造反者”,来自于大官僚家庭,一个行动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知识分子是
     

    组卷:39引用:1难度:0.9

二、阅读。(64分)

  • 8.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华农耕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漫长农耕时代创造、形成和传承下来的文化成果和精神财富。珍藏农耕记忆,弘扬传统文化,渐成社会共识和积极行动。河南省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就是比较突出的一例。该馆于2021年12月正式开馆,。馆舍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藏品3000多件(套)。“接地气、通民情、贯古今、重文化”是该馆的突出特色。开馆以来产生的社会效益和受欢迎的程度远远超出预期,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教育作用十分突出。
    【材料二】

    (数据来源: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材料三】
          农耕文化中不可缺少农耕教育传承,中国教育不能抛弃农耕教育,而且必须把农耕教育放在重要的基础教育位置。专家表示,要把农耕教育作为劳动教育课程的一部分,奠定课程地位,把包括农耕学习在内的劳动教育学业成绩纳入学生的成长档案。落实农耕教育的场地也不容忽视。这需要各类学校根据各自情况去联系、建设、共建农耕教育场地。此外,具有农耕经验的劳动者缺乏教育教学经验,而一线教师又缺乏农耕实践。培养专业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才能不断提高农耕教育的质量。最后,还需要建设一支劳动教育研究与实践探索的队伍。通过吸收专家学者、学生、教师、劳动致富能人等方面的人才来组建队伍,获得理论上有高度、实践上接地气的农耕教育研究成果。
    (1)下列选项中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弘扬中国传统农耕文化,渐成社会共识和积极行动。
    B.河南省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已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C.开展农耕教育,能让孩子有常识、爱劳动、知勤俭。
    D.具有农耕经验的劳动者可担任农耕教育的专业教师。
    (2)晓叶同学根据【材料二】分析农耕教育的必要性。请帮助她简要梳理。
    中国青年报调查数据显示:
     
    可见,开展农耕教育是必要的。
    (3)如何落实农耕教育?请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

    组卷:67引用:9难度:0.5

三、写作。(60分)

  • 9.作文。
          居里夫人虽身处简陋棚屋,但醉心科学的岁月却是她一生中的好时光;青年鲁迅只身异域学医,藤野先生与他相处的点滴,是他难忘的好时光;吴均记录了他畅游富春江,忘情于天地大美的好时光……好时光,也许是你的现在,也许是你的回忆,也许是你的憧憬;也许你是好时光的亲历者,也许你是好时光的见证者;也许是一段独特的悠长岁月,也许是一段简单的寻常日子……
          请以“好时光”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组卷:5引用:3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