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20 10:0:2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0分)
-
1.默写。
(1)诗人笔下,山河壮丽。白居易的“
(2)“诗以言志”。曹操《龟虽寿》中“组卷:10引用:2难度:0.5 -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问题。
【甲】ㅤㅤ我记起毛泽东向我说过一句话,因为毛泽东所预测的许多事,现在已变成真实的历史,所以我把这句话再重述一遍。他说:“红军,由于他自己的斗争,从军fá手里,争得自由,而成了一种不可征服的力量。反日义勇军从日本侵略者的手里夺得行动自由,也同样地武装了自己。中国人民如果加以训练,武装,组织,他们也会变成不可征服的伟大力量的。”
【乙】ㅤㅤ自从担任全军统帅以后,朱德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另外一个冬天则以máo牛肉当饭,从来不叫苦,很少生病。他们说,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球。
【丙】ㅤㅤ“农民喜欢红军吗?”
ㅤㅤ“喜欢红军?他们当然喜欢。红军分地给他们,赶走了地主、收税的和剥削者。”(这些“红小鬼”都有他们的马克思主义词汇!)
ㅤㅤ“但是说实在的,你怎么知道他们喜欢红军呢?
ㅤㅤ“他们亲手替我们做了一千双、一万双鞋子。妇女给我们做军服,男子侦察敌人。每户人家都送子弟参加我们红军。老百姓就是这样待我们的!”
ㅤㅤ不用问他是不是喜欢他的同志;十三岁的孩子是不会跟着他所痛恨的军队走上六千英里的。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剥削
军fá
máo牛
(2)下面选项中与文中划线词语“武装”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用武器装备起来
B.指军队
C.军队的武器装备
D.武术装备
(3)《红星照耀中国》又名《
(4)《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预言“红色革命必将胜利”,请结合【甲】【乙】【丙】任意两个片段,探究作者提出这个预言的依据。组卷:5引用:1难度:0.7
二、阅读。(55分)
-
6.阅读回答问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乙】 臣自颍移扬,过豪、寿、楚、泗等州,所至麻麦如云。臣每屏去吏卒,亲入村落。访问父老,皆有忧色,云:“丰年不如凶年。天灾流行,民虽乏食,缩衣节口,犹可以生。若丰年举催积欠,胥徒在门,枷棒在身,则人户求死不得。”言讫泪下,臣亦不觉流涕。又所至城邑,多有流民……
臣闻之孔子曰:“苛政猛于虎。”昔常不信其言以今观之殆有甚者。水旱杀人,百倍于虎;而人畏催欠,乃甚于水旱。臣窃度之,每州催欠吏卒,不下五百人。以天下言之,是常有二十余万虎狼散在民间,百姓何由安生?朝廷仁政何由得成乎?
(节选自《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注】胥徒:本为民服徭役者。后泛指官府衙役。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念无与为乐者:
②盖竹柏影也:
③臣亦不觉流涕:
④臣窃度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②天灾流行,民虽乏食,缩衣节口,犹可以生。
(3)用斜线“/”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昔常不信其言以今观之殆有甚者。
(4)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请你结合【甲】【乙】两文写出对“乐天派”和“黎民百姓的好朋友”的理解。组卷:23引用:4难度:0.5
三、写作。(55分)
-
7.请以“你是我最___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ㅤㅤ提示及要求:
①请你从“贴心”“感激”“牵挂”“重要”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少于600字。组卷:2引用:2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