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广西南宁市天桃教育集团六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15 0:0:1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 1.请把带拼音的汉字规范、正确、美观地写在横线上。
          今年杭州亚运会跳水项目女子双人十米跳台决赛上,陈芋汐、全红婵以巨大优势夺得冠军。颁奖仪式上,她们dà bù liú xīng
     
    走向领奖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观众rè xuè fèi téng
     
    ,赛场响起pái shān dǎo hǎi
     
    的掌声。一个外国观众竖起大拇指用不太熟练的中文说:“中国运动员,真牛!”

    组卷:4引用:1难度:0.5
  • 2.一个外国观众竖起大拇指用不太熟练的中文:“中国运动员,真牛!”
    上述文段中加点的“说”字,也可以用其他词语来代替,请写出两个。
     

    组卷:1引用:1难度:0.5
  • 3.下面的句子中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5

二、阅读理解。(30分)

  • 10.课外阅读。
    不容忽视的光污染      ①你知道吗?一个小型广告灯箱一年可以“吸引”并“杀死”35万只昆虫。这是奥地利科学家在一个研究项目中的最新发现。
          ②其实,很多其它动物也正因为城市的照明而受害。大规模的人造光常常使迁徙中的鸟类迷失方向,美国芝加哥有一幢高楼每年都会“杀死”1000-2000只候鸟。在2001年的小海龟出生期,人们在大西洋沿岸发现了很多死去的小海龟。据分析,刚出生的小海龟是根据月亮和星星在海水中的倒影而游往海洋的。大西洋沿岸城市灯火通明,使月光和星光黯然失色,导致那些小海龟误把陆地当成海洋,最终因缺水而殒命。
          ③在夜晚,地球大气层会散射城市的灯光,维持较高的亮度。动物们受到光线的刺激,就会精神十足,而原本用于繁殖、自卫和觅食的精力便会无端消耗掉。环境学家还发现,紧靠强光源的树木存活时间短,而且光合作用能力弱,氧气释放量少。
          ④以上人造光对动植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可以称为“光污染”。其实,对人类而言,光污染的危害也不小。近年来,很多高大建筑的玻璃幕墙造成了光污染。在夏季阳光的照射下,玻璃幕墙非常令人不适。
          ⑤除了建筑物的玻璃幕墙外,室内墙壁的颜色如果太亮也会引起视觉不舒服。非常光滑的白墙的光反射系数高达90%,比草地、森林或毛面装饰物高10倍左右。所以粉刷墙壁的时候,最好使用“生态颜色”。所谓生态颜色,就是柔和的自然色彩,而不是那种明亮刺眼的颜色。
          ⑥研究表明,光污染可对人眼的角膜和虹膜造成危害,抑制视网膜感光细胞的功能,从而引起视觉疲劳和视力下降。如果长期在光污染严重的条件下工作或生活,就会头昏心烦,甚至产生失眠、食欲下降、情绪低落、身体乏力等精神衰弱的症状。
          ⑦光污染对人体的影响,在短时间内不易被觉察。这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
    (1)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是①
     
     

    (2)阅读短文,文中的“光污染”是指
     

    (3)文中“光污染”对动物造成的危害包括①
     
    ,②
     
    ,③
     

    (4)第⑦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光污染对人体的影响,在短时间内不易被觉察”?
     

    (5)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书刊使用米黄、浅蓝、浅红等色泽的纸张。请你运用本文介绍的有关知识,对这一做法作出合理的解释。
     

    (6)根据阅读任务填一填。
    A、我想了解人造光对动植物造成危害的现象,我会去读短文的第
     
    自然段的和第
     
    自然段。
    B、我想了解光污染对人类的危害,我会去读短文的第
     
    自然段的、第
     
    自然段和第
     
    自然段。
    C、我想了解生态颜色,我会去读短文的第
     
    自然段。

    组卷:9引用:1难度:0.5

三、作文。(40分)

  • 11.      题目:我想变成_____
          假如有机会,你想变成什么呢?一种动物、一个物品,或是文学作品中的某一个人物……选择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题材写一篇想象作文,你可以自由地写自己想变成什么。
          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写出自己变成某样事物(人物)后的经历和感受:注意围绕中心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做到内容完整,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
          要求:(1)把题目誉抄到答题卡指定位置。
          (2)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500字。
          (3)行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组卷:4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