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云南省昭通市四县联考中考生物一模试卷
发布:2024/5/17 8:0:8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组卷:18引用:5难度:0.7 -
2.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组卷:3引用:3难度:0.5 -
3.下面是某同学对如图所示动物细胞结构所做的标注。其中错误的是( )
组卷:128引用:6难度:0.7 -
4.云南有珍稀植物滇山茶和珍稀动物滇金丝猴。与滇金丝猴相比,滇山茶不具有的结构层次是( )
组卷:11引用:2难度:0.5 -
5.稀豆粉是云南夏季消暑佳品,是用上好的白豌豆磨粉,经煮制成稀粥状而制成的。白豌豆的营养主要储存在( )
组卷:48引用:2难度:0.5 -
6.下列有关植物的生命周期的描述,错误的是( )
组卷:4引用:2难度:0.7 -
7.下列有关“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实验步骤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组卷:157引用:5难度:0.5 -
8.小明同学在校园里发现一种矮小的植物,其有根茎叶的分化,叶的背面有孢子,可推断该植物属于( )
组卷:49引用:6难度:0.7 -
9.过桥米线是云南特色小吃,过桥米线中的淀粉最终被消化为( )
组卷:7引用:2难度:0.5 -
10.下列关于血液和血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组卷:11引用:5难度:0.5 -
11.下列关于人体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组卷:22引用:2难度:0.4 -
12.中考体质监测,小林正在测肺活量,他呼气时不会出现的情况是( )
组卷:40引用:2难度:0.7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30分)
-
35.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甲流是由甲型H1N1等流感病毒引起,具有较强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发生在冬季和春季。一般表现为发热,头痛、咽痛、咳嗽、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严重的可导致肺炎,对基础疾病有诱发加重的风险。
甲型H1N1等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甲流最有效的措施。另外,戴口罩、少聚集、勤通风等措施也可有效预防甲流。医生提示,人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应佩戴口罩,必要时前往医院就诊。
(1)甲流的病原体是
(2)从传染病的角度看,甲流患者属于
(3)健康人接种流感疫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组卷:41引用:3难度:0.5 -
36.“公筷公勺”倡议一直是饮食文化的热点话题之一,使用公筷能否降低病菌的传播风险,专家们为此专门开展了实验探究。
步骤1:实验小组在餐馆,一共点了6道菜。餐前均经严格的第一次无菌采样。
步骤2:每道菜分成两份,一份使用公筷,一份不使用公筷。参与人员交替着吃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的两组菜,最后每个菜都至少留下了25克后再进行第二次无菌采样。
步骤3:采集的样本通过冷链运到实验室,经过48小时的培育。再分别测试餐前、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用餐之后的菌落数。测试结果如下表。菜名 检测结果(cfu/g) 餐前 餐后 公筷 非公筷 凉拌黄瓜 14000 16000 45000 盐水虾 160 150 220 干锅茶树菇 1100 4600 79000 炒芦笋 30 30 530 咸菜八爪鱼 60 20 5000 香辣牛蛙 60 150 560
(1)专家是基于什么问题进行这项研究的?
(2)每道菜分成两份的目的是
(3)餐前的凉拌黄瓜的菌落总数远高于其他菜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A.未经过高温杀菌
B.黄瓜易滋生细菌
(4)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发现每一道菜“使用公筷”组均比“不使用公筷”组的菌落数明显组卷:13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