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民乐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发布:2024/9/11 3:0:8
一、语言文字运用I(共22分,每题2分)
-
1.下列语段中划线的甲、乙、丙、丁句,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高考临近,儿子经常独自坐着沉思。我问他在想什么?【甲】他回答说:“在三位一体的招生报考大战中,不少同学已经在弯道中‘取直’超越了我。我觉得好无助。”【乙】我便告诉他:诚然不是所有的山都能打隧洞,不是所有的河都要架高桥,但是当命运之神没有及时垂下救生的舷梯时,要坚守希望,不要气馁,用自己的“心”——诚实、睿智、潜能、坚韧……等去面对,【丙】或忍受不幸,无奈滑行;或抓住机遇,加速拐弯。【丁】组卷:72引用:3难度:0.7 -
2.以下划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句是( )
【甲】在名利前多一点清亮,少一点污浊,在感情上多一点率真,少一点做作。虽然胸无城府难免要吃亏和碰壁,但清浅者总比那些阴鸷深奸的人,【乙】活得轻松、自然、快乐。【丙】《正如菜根谭》所说,“心体光明,暗室中有晴天”。清浅且快乐着,何必像水仙装蒜那样装深沉。组卷:51引用:4难度:0.7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为应对莫高窟不可逆转的衰退,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敦煌研究院就提出“数字敦煌”,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图像技术,实现敦煌石窟文物的永续利用和永久保存。和普通文物相比,敦煌石窟壁画和彩塑的数字化面临着诸多难题:要将壁画完整地“搬”到电脑里,不仅前期需要采集海量信息,这些信息量之大让人难以想象,而且后期数据拼接、整合、存储等工作都需要人工完成。现实的很多难题摆在面前,但敦煌研究院的工作人员迎难而上,攻下了前进道路上的一个个堡垒。
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创新,“数字敦煌”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科学、完整、系统的敦煌石窟档案,而且“数字敦煌”的丰硕成果在考古测绘、美术临摹、文物保护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迄今已有近4000万用户通过“云游敦煌”小程序在线上游览敦煌。
下列各项中,和文中加点处“数字敦煌”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组卷:19引用:2难度:0.8 -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在我看来,冬天是最不浪漫的季节,特别是南方的冬天,它看不到北方的银装素裹、冰天雪地;也看不到西部的万里荒漠、悄无人声。南方的冬天永远都只是一片萧条之色。天很冷很冷,却不带一丝湿润,浸入骨髓的冰凉仿佛要把身体的所有温暖都抽去,只留下如干絮般散漫的冷一团一团地塞在胸肺间。在这样的季节里,人的思维都会被冻住,什么情感、浪漫会在刹那间被抛到九霄云外。在这样的境况下,难以提起一丝好兴致,哪怕偶尔有所愿望,也会很快被扔到记忆的角落里。
夏日里花叶田田的荷塘,此时都只剩下了根根枯管、片片残叶。早已没了衔露含珠的风韵。寒风轻摇,枯叶仿佛在悄悄地诉说着昔日美艳,又仿佛在轻轻暗泣着如今没落。倘若再来一场冷雨,倒符合李义山“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心境。
下列各句中的分号,和文中的分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组卷:23引用:2难度:0.5 -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森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差丫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作的“暮雨潇潇江上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柴门村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作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下列各句中的问号,和文中“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的问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组卷:21引用:2难度:0.8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泰山记》中,“
(2)苏轼《赤壁赋》中“
(3)《师说》中概述教师的职能和任务的语句是:“组卷:2引用:2难度:0.8
三、作文
-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83年,央视举办首届春晚,让全国观众在除夕夜又多了一道精神大餐,成为中国电视节目的一个里程碑。
1993年,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北京—天津—塘沽高速公路”(简称“京津塘”高速)全线通车,标志着中国公路建设进入现代化的新时期。
2003,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飞行员杨利伟实现了太空之旅,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后第三个把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
201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规模突破4万亿美元,超越美国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展示出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大。
2023年,中国将以更坚定的步伐,更自信的奋进,在各个领域开拓创新,实现更大的超越。
作为时代青年,你对2023年有怎样的憧憬?请以“奋进,超越”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6引用:3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