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英华学校八年级(下)质检语文试卷(3月份)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
1.回忆所学课文,读下面的文字,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翻开新的课本,我们看到了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卷,感受到了多样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我们知道了鲁迅笔下①偏_____(pì)的平桥村是迅哥儿理想的乐土;我们也感受到陕北安塞腰鼓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②______(kàng)奋了的③_____(páng)礴气势;我们还体会到吴伯箫远离乡井后想起小时候挑着灯笼上学情景的④怅______(wǎng)之情。
①
②
③
④组卷:34引用:2难度:0.8 -
2.古诗文名句填空。
ㅤㅤ诗歌是流淌着情感的文字。《子衿》中苦恋的女子,失落惆怅地叹息:“挑兮达兮,在城阙兮。(1)组卷:9引用:1难度:0.9 -
3.班级举行以“探寻节日风俗,感受文化情怀”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
(1)请仿照示例,从“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中任选一个,说出节日风俗及文化内涵。
(2)肯德基、寿司等食品已逐步被中国老百姓接受,圣诞节、母亲节这一类外来节日也纷纷走进中国,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有的同学认为时代在不断进步,传统节日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应该过洋节;有的同学认为作为一名中国人不应该丢弃传统,传统节日是所有中国人的生命印记。对此,你认为应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呢?请简要论述。组卷:3引用:1难度:0.7
二、阅读(50分)
-
9.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南阳刘子骥,好游山水。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润水,水南有二石囷①。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欲还失道,遇伐薪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囷中皆仙方灵药及诸杂物。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
长沙醴陵县有小水,有二人乘舟取樵,见岸下土穴中水逐流出,有新斫②木片逐流下。深山中有人迹,异之,乃相谓曰:“可试入水中,看何由尔。”一人便以笠自障,入穴。穴才容人。行数十步,便开明朗然,不异世间。
【注】①囷(qūn):这里指似圆形谷仓的巨石。②斫:砍伐。
(1)用“/”为下面句子划分节奏。(标两处)
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①黄发垂髫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③尝采药至衡山
④深入忘反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乃不知有汉 乃相谓曰 B.忘路之远近 水陆草木之花 C.一人便以笠自障 先帝不以臣卑鄙 D.其真无马邪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深山中有人迹,异之。
(5)【乙】文中的“开明朗然”与【甲】文中的
(6)【甲】文写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乙】文写刘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组卷:746引用:5难度:0.5
三、作文(30分)
-
10.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成长是奇妙的旅程。软弱的可以变得坚强,自大的能够学会谦虚,自私的也会懂得感恩……这样,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发生着变化。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应该也发生过一些事情,让你认识到另一面的自己吧。
请以“原来,我也可以很组卷:36引用:16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