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七十二中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
-
1.下列制作传统工艺品过程中,原料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755引用:22难度:0.6 -
2.若用小球表示原子,则分子模型
可用于表示( )
组卷:9引用:2难度:0.8 -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组卷:191引用:9难度:0.8 -
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组卷:39引用:4难度:0.8 -
5.硅单质制作的太阳能电池为空间站提供能源。已知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相似,则硅单质的构成微粒是( )
组卷:43引用:3难度:0.6 -
6.在全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疫中,广泛使用了过氧乙酸(化学式CH3COOOH)对公共场所、家用物品、医疗器械及传染病房进行杀菌消毒。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5引用:3难度:0.6
二、非选择题
-
18.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科学家和同学们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进行实验】
实验一:1756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把锡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锡,但容器和容器里物质的总质量,在煅烧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
实验二:1774年,拉瓦锡将45.0份质量的氧化汞加热分解,恰好得到了41.5份质量的汞和3.5份质量的氧气。
实验三:同学们利用红磷燃烧进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结果反应前后质量相等。
【实验分析】
(1)实验一中若放入锡的质量为m克,密闭容器内氧气的质量为n克,则生成的氧化锡的质量可能
A.等于m+n
B.大于m+n
C.小于m+n
(2)实验二中发生反应的微观图示如图2,该反应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名称是
(3)实验三中点燃红磷后气球的变化情况为
【交流讨论】
(4)下列关于上述三个实验的共同点描述中,正确的是
A.三个实验中涉及的反应均属于分解反应
B.三个实验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
C.三个实验中所用的药品均需稍过量,否则影响实验结果
【拓展迁移】
(5)已知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H2+Cl22X,则X的化学式为点燃
(6)将蔗糖在氧气中点燃。分别用干冷的玻璃片和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置于火焰上方,观察现象。通过检验燃烧产物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能证明蔗糖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组卷:52引用:1难度:0.5 -
19.实验室可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所用氯酸钾的质量为24.5g,请计算理论上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填写下列步骤中缺少的部分)
解: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
2KClO32KCl+3O2↑MnO2△
245 96
24.5g x
写出比例式:
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g。组卷:42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