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重庆一中高三(上)月考生物试卷(9月份)
发布:2024/12/3 16:30:7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适时施肥可促进农作物生长,常用的化肥有氮肥、磷肥和钾肥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4引用:6难度:0.6 -
2.运动型果冻——能量胶是户外马拉松、越野跑、骑行、登山必备补给品。其营养成分表和配料信息显示含有麦芽糖、果糖及少量的脂肪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1引用:3难度:0.6 -
3.λ噬菌体的线性双链DNA两端各有一段单链序列。这种噬菌体在侵染大肠杆菌后,该线性分子两端能够相连,也就是双链DNA的自连环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5引用:1难度:0.9 -
4.某些蛋白质在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的作用下,可在特定氨基酸位点发生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参与细胞信号传递,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9引用:1难度:0.7 -
5.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催化琥珀酸脱氢,脱下的氢可将蓝色的甲烯蓝还原成无色的甲烯白。丙二酸与琥珀酸结构相似,可与琥珀酸脱氢酶结合,但不会脱氢。为探究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反应是否有抑制作用,进行实验设计。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组卷:73引用:16难度:0.6 -
6.下列关于物质过膜层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5引用:1难度:0.7 -
7.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7 -
8.人体成熟红细胞能够运输O2和CO2,其部分结构和功能如图,①~⑤表示相关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8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
24.某作物的F1自交形成自交胚的过程如图1中途径1(以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改造F1的相关基因,获得N植株,该植株在形成配子时,有丝分裂替代减数分裂,其卵细胞不能受精,直接发育成克隆胚,过程如图1中途径2。回答下列问题:
(1)与途径2相比,途径1形成精子过程中染色体的特殊行为有
(2)途径1和途径2形成精子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最多分别为
(3)理论上,途径2产生的克隆胚与N植株核DNA相同的概率是
(4)画出图中F1通过途径1产生配子过程中,核DNA数目变化曲线。
(5)研究发现受精卵首次细胞分裂时,它是以“双纺锤体”的形式进行分裂的,每一套亲代染色体各有
一个对应的纺锤体。而“双纺锤体”在形成过程中可能出现异常,分裂产生异常子细胞,如图2所示。
①胚胎工程中,常以
②试比较图2中编号为①②③的三个核的异同,将比较结果填入表中,相同的打“√”,不相同的打“×”。DNA含量相同 携带遗传信息相同 都含有同源染色体 ①与② ①与③ 组卷:14引用:1难度:0.6 -
25.营养缺陷型菌株是指野生型菌株经过人工诱变或自然突变失去合成某种营养的能力,只有在基本培养基中补充所缺乏的营养因子后才能生长的菌株,包括氨基酸缺陷型菌株、维生素缺陷型菌株和碱基缺陷型菌株等。筛选营养缺陷型菌株的常规步骤为:诱变育种→淘汰野生型→检出缺陷型→鉴定缺陷型。
(1)用紫外线诱变大肠杆菌,诱变后常采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淘汰野生型大肠杆菌,使营养缺陷型大肠杆菌得以富集。培养大肠杆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
(2)夹层平板培养法可用于营养缺陷型菌株的检出,其原理如图1所示,先在培养皿上倒一薄层基本培养基,凝固后再接种一层诱变处理的菌液,其上再浇一层基本培养基,凝固后放入
(3)研究小组一利用生长图谱法初步确定检出的营养缺陷型大肠杆菌的类型,即在基本培养基乙的A~E这5个区域中分别添加不同的营养物质,然后用
(4)研究小组二用上述方法鉴定了某菌株属于维生素营养缺陷型,为了进一步确定该菌株的具体类型,他们把15种维生素按照不同组合分为5个小组,用5个滤纸片分别蘸取不同小组的维生素,然后覆于接种后的琼脂平板上培养一段时间。组别 维生素组合 1 维生素A 维生素B1 维生素B2 维生素B6 维生素B12 2 维生素C 维生素B1 维生素D2 维生素E 烟酰胺 3 叶酸 维生素B2 维生素D2 胆碱 泛酸钙 4 对氨基苯甲酸 维生素B6 维生素E 胆碱 肌醇 5 生物素 维生素12 烟酰胺 泛酸钙 肌醇 组卷:7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