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安徽省芜湖市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1/18 14:0:3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
    (3)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遥怜故园菊,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5)《论语》中讲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的句子是:
     
     

    (6)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最能表现天涯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的句子是:
     
     

    (7)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在写景中蕴含着自然理趣的名句是:
     
     

    组卷:1引用:1难度:0.6
  • 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甲】ㅤㅤ人们的各种礼式,局外人可以不见不闻,我就满不管,但如果当我正要看书或睡觉的时候,有人来lè令朗诵情书,奉陪作揖,那是为自卫起见,还要用长竹竿来抵yù的。还有,平素不大交往的人,忽而寄给我一个红子,上面印着“为舍妹出阁”,“小儿完姻”,“敬请观礼”或“阖第光临”这些含有”阴险的暗示”的句子,使我不花钱便总觉得有些过意不去的,我也不十分高兴。
    【乙】ㅤㅤ她教给我的道理还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此外,现在大抵忘却了,只有元旦的古怪仪式记得最清楚。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竿
     

     

     

    抵 yù
     

    (2)“烦琐之至”中“至”的意思是
     

    A.最,顶极
    B.最好的,达到极点的
    C.到
    D.至于
    (3)【甲】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哪些是谦辞或敬辞。
    敬辞:
     

    谦辞:
     

    (4)【甲】语段选自鲁迅的散文集《
     
    》,中的《
     
    》【乙】语段中的“元旦的古怪仪式”指的是
     

    组卷:1引用:1难度:0.5

二、阅读。(55分)

  • 6.文言文阅读。
    【甲】ㅤㅤ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ㅤㅤ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注释】①荀巨伯:东汉人。②郡:城。③败义:败坏道义。④班军:调回军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与友
     

    ②尊君在
     

    ③子令吾
     

    ④不忍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
    ②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3)两个语段主要都通过
     
     (描写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甲文表现了陈太丘之友
     
    的性格;乙文表现了荀巨伯
     
    的性格。
    (4)阅读两文后,你从中明白了哪些道理。

    组卷:5引用:3难度:0.5

三、作文。((55分)

  • 7.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ㅤㅤ鲁迅遇见阿长,阿长买来《山海经》,用她的真诚温暖了鲁迅的一生;海伦•凯勒遇见莎莉文老师,莎莉文老师耐心引导,启示真理,让海伦•凯勒拥有在逆境中奋进的精神和意志;史铁生在人生中遇见母亲,母亲唤醒史铁生对生命的觉醒,要好好活,成就了史铁生不平凡的人生。你人生中是否也有过这样的遇见呢?让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感恩每一次遇见。
    ㅤㅤ请结合自身经历和感悟,以“遇见你,真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ㅤㅤ要求:
    (1)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
    (2)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3)不少于500字。

    组卷:15引用:10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