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东省德州九中七年级(下)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7/5 8:0:9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
-
1.唐代诗人孟郊在《劝学》中写到“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革命家陈独秀也说“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这两句话告诉我们要( )
组卷:20引用:2难度:0.9 -
2.2021年7月20日,郑州遭遇特大暴雨当天,郑州××酒店高铁站店借机涨价,对入驻顾客按1500元/间、1688元/间、2888元/间等价格结算,超过平时价格的3倍至5倍。网友纷纷对这种发“天灾财”的行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下面观点正确的是( )
①楼:这种行为令人不齿,应知廉耻,懂荣辱
②楼:缺乏羞恶之心,触碰道德底线
③楼:缺乏底线意识,违反法律法规
④楼:市场经济,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组卷:9引用:5难度:0.8 -
3.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下列言行能够体现自强自信的是( )
①小强在老师批评其错误时,总是坚称自己是正确的
②小莉在遇到困难或挫折时,能乐观开朗地从容面对
③小航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课后也很少与同学交流
④小薇每天坚持听说读练,使英语成绩从65分进步到112分组卷:16引用:9难度:0.7 -
4.下面是对小明同学的“微行为”进行的“微点评”,你认为“微点评”正确的有( )
①进入七年级后,因脸上有小痘痘而烦恼——不能悦纳身体变化
②经常思考自己如何走好青春之路,让青春无悔——规划青春路径
③善于提出自己的意见与见解,不人云亦云——能够独立思考
④独自外出旅游时,随身携带垃圾袋装垃圾——能够做到慎独组卷:43引用:7难度:0.6 -
5.“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出自《大学》,意思是人们要彰显美德,革除自己身上的旧习,达到完美的境界。下列与这一思想相一致的是( )
①安分守命,顺时听天,随遇而安
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③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④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组卷:112引用:13难度:0.7 -
6.202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全国敬业奉献模范、时代楷模朱彦夫凭借四肢全无的残躯,以惊人的毅力不仅做到了生活自理,还学会了读书写字,写就30万字的长篇小说《极限人生》。他的事例说明( )
组卷:50引用:4难度:0.7 -
7.2021年7月24日,中国女子举重运动员侯志慧不仅获得女子49公斤举重金牌,而且打破了新的奥运纪录。有网友评论道:“再也不要认为阳刚美是男性的专利!”这启示我们( )
组卷:17引用:6难度:0.8
三、价值判断(每题6分,共24分)
-
22.洛洛带表班级参加年级辩论比赛,发挥失常,心里很难过。他决定以后要加强辩论技能的学习。
判断:
理由:组卷:3引用:1难度:0.5
四、实践探究(共20分)
-
23.材料一: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2022年3月3日,被评选为202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的有:崇尚科学、热爱祖国的物理学家杨振宁;身残志坚、自立自强的张顺东、李国秀夫妇,他们照顾年迈老人抚养年幼孩子及失去双亲2个侄女,书写了“踏出脱贫路、撑起半边天”的感人故事;高原生命的守护神吴天一院士,他投身高原医学研究50余年,诊疗救治藏族群众上万人,如今80多岁高龄仍坚守在青藏高原……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这世界有爱才转动,这世界有爱才永恒。
(1)在他们身上体现了哪些情感?
材料二:感动中国人物从各方面激励我们,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止于至善”,用榜样的力量传递了中华美德的正能量。
(2)我们一直都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止于至善”?(至少三个方面)
材料三:无论是在抗疫一线,还是冬奥会场,都活跃着志愿者的身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之中,那抹中国红绽放着亮丽的色彩。
(3)青少年的我们,怎样向感动中国人物和志愿者学习,传递生命的正能量?组卷:10引用:1难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