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高三(下)月考语文试卷(3月份)
发布:2024/7/18 8:0:9
一、积累运用10分
-
1.按要求填空。
(1)
(2)
(3)《老子》第二十四章中“组卷:2引用:1难度:0.5 -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老字号具有很高的经济、文化价值,是弥足珍贵的自主品牌。前不久,商务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了《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释放出推动老字号创新发展、促进品牌消费的积极信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加快创新发展,不断提升老字号经营效率、管理水平
②出路在于守正创新
③老字号的优势在于“老”
④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⑤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组卷:35引用:4难度:0.8 -
3.借花卉意象隐喻人物形象是《红楼梦》的一大特色。花与人物之间有着形象、气质或命运的关联。以下四处对花卉与人物的关联解说不合理的一项是
A.牡丹被称作“花中之王”,雍容华贵,花型宽厚,给人以性稳持重、典雅大方之感。薛宝钗容貌端丽,举止端庄,其出身富贵,为人稳重平和,与牡丹最是匹配。
B.林黛玉抽的花签是芙蓉。黛玉有着不同凡俗的高洁风骨,自始至终,她珍视的都是自身的价值,也正因如此,“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林黛玉才显得尤为不凡。
C.海棠自古有“睡美人”的赞誉。史湘云花名签题写的是“香梦沉酣”,这与史湘云“醉眠芍药茵”的意境也有几分相似。由此可见,史湘云对应海棠花最为合适。
D.妙玉抽到了老梅的花名签。她远离了许多生活中的乐趣,像百花凋零的冬季里独自绽放的梅花。老梅的“老”字,更是饱经风霜之意,特别契合妙玉的命运。组卷:3引用:1难度:0.7
二、阅读70分
-
8.阅读甲乙两文,完成小题。
甲:论佛骨哀
【唐】韩愈 ①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鼻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假如其身至今尚在,奉其国命,来朝京师。陛下容而接之,不过宣政一见,礼宾一设,赐衣一袭,卫而出境,不令惑众也。况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凶秽之余,岂宜令入宫禁?
②孔子曰:“敬鬼神而远之。”乞以此骨付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使天下之人知大圣人之所作为出于寻常万万也。岂不盛哉!岂不快哉!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鉴临,臣不怨悔。无任感激恳悃之至,谨奉表以闻。臣某诚惶诚恐。
乙:黄州安国寺记
【北宋】苏轼 ①元丰二年十二月,余白吴兴守得罪,上不忍诛,使思过而自新焉。其明年二月,至黄。舍馆粗定,退伏思念,求所以自新之方,反观从来举意动作,皆不中道,非独今之所以得罪者也。于是,喟然叹曰:“道不足以御气,性不足以胜习。不锄其本,而耘其末,今虽改之,后必复作。□归诚佛僧,求一洗之?”得城南精舍曰安国寺,有茂林修竹,陂池亭榭。间一二日輙往,焚香默坐,深自省案,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所从生而不可得。一念清净,染污自落。私窃乐之。旦往而暮还者,五年于此矣。
②寺僧曰继连,为僧首七年,得赐衣。又七年,当赐号,欲谢去,其徒与父老相率留之。连笑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卒谢去。余是以愧其人。七年,余将有临汝之行。连曰:“寺未有记。”具石请记之。余不得辞。
(1)可填入乙文第①段画线句方框中的虚词是
A.而
B.盍
C.则
D.盖
(2)对两篇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认为佛不懂得君臣仁义、父子之情。
B.甲文认为佛骨不除,天下人的疑惑难消。
C.乙文作者诚心悔悟,希望改正过往的错误。
D.乙文作者认为继连应为辞去赐号感到愧疚。
(3)甲乙两文对佛教的态度截然不同,请依据文本内容,完成以下表格。态度 理由 创作背景 甲 贬斥 ①佛本是夷狄之人,与中国风俗不同;
②即便佛来朝也只应以外宾之礼相待;
③
④朝廷欲将佛骨迎接进入宫禁。 乙 推崇 ①
②修习佛法令人物我两忘、身心皆空、一念清净。①作者被贬黄州,在安国寺清修五年;
②组卷:5引用:2难度:0.6
三、写作(70分)
-
9.阅读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如果发展人工智能的目标是创造可以自主思考的计算机,那么迟早有一天计算机可以拥有自己的心灵。
你是否认同这一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组卷:3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