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云南省曲靖市麒麟七中九年级(下)第二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11/3 14:30:2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一被奉为金句的“心灵鸡汤”中,“远方”可以指人们心中的梦想,如果它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中国梦”,应该是( )
组卷:419引用:107难度:0.5 -
2.马云说过一句话:“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这启示我们要( )
组卷:57引用:11难度:0.9 -
3.国家的核心利益主要包括( )
①国家主权
②领土完整
③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④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组卷:15引用:2难度:0.8 -
4.“23年时间里,他从壮年走到暮年,把一个朴素的想法变成了国之重器,成就了中国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项目。”这是央视《感动中国》栏目给“天眼之父”南仁东的颁奖词。南仁东获得“感动中国”人物称号,这属于( )
组卷:6引用:1难度:0.8 -
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启示我们要( )
组卷:22引用:2难度:0.8 -
6.“每人前进一小步,社会前进一大步”。这句公益广告语告诉人们( )
组卷:9引用:7难度:0.9 -
7.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下列名言警句中与这句话蕴含道理一致的是( )
组卷:83引用:34难度:0.6 -
8.下列名言体现自尊人格的是( )
组卷:9引用:1难度:0.8 -
9.2019年4月3日央视网推出重磅微视频《闪亮的名字》,我们追忆、缅怀革命先烈,追忆我们新时代的英雄任永涛、粘金鑫以及“凉山救火英雄”等烈士们,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英雄烈士们( )
①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奉献精神
②传承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③启示我们要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④告诉我们要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组卷:12引用:5难度:0.7 -
10.团聚时,父亲及时拦住孩子伸出的筷子示意长辈优先来“明礼”;回到家,母亲不停地用筷子给子女夹菜来表达“关爱”;春节时,我们把邻居家的独居老人请到自家餐桌递上一双筷子来“睦邻”……这些场景反映出( )
①筷子是最好的进食工具
②优良家风的传承和弘扬
③教育决定着民族未来
④中华传统美德代代相传组卷:20引用:4难度:0.7
三、材料分析题。(共23分)
-
30.【法治中国、脱贫攻坚】
材料一:2020年6月16日出版的第12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文章强调,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启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民法典共7编、1260条,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在民法典中,“平等”与“保护”是贯穿始终的立法精神。
(1)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是什么?
(2)2021年1月1日起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何重大影响?
(3)伴随着我国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作为青少年,你应该怎样做到与法同行?组卷:9引用:1难度:0.4 -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累计让7亿多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中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脱真贫,真脱贫”有何意义?
(3)结合我国的国情,谈谈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措施有哪些?组卷:2引用:1难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