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5 23:0:4

一、古诗文(30分)

  • 1.经典诗文积累。
    (1)补全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一诗。
     
    ,②
     

     
    ,④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2)依据课文填空。
     
    ,拔剑四顾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
    ②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万古惟留楚客悲。(刘长卿《过长沙贾谊宅》)
     
    ,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3)根据提示默写。
    ①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贴切,感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诗句是:
     
     

    ②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明月,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意思的诗句是:
     
     

    组卷:5引用:1难度:0.5
  • 2.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请概括这首词的内容。
    (2)请指出这首词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和诗人抒发的情感。

    组卷:5引用:1难度:0.5

二、现代文(40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木槿花开开满夏
    刘瑜
          ①木槿花,粉紫色的花瓣,零星地绽放在葳蕤的枝头,永远是叶多花少,好像群星捧月一般
          ②儿时,我家的院子没有围墙,院落一角郁郁葱葱地长着父亲栽的竹子,另一侧,几株不起眼的木槿花错落生长,形成一道天然的篱笆。每到夏季,就是木槿花闪亮登场的时节。
          ③在老家乡村,千姿百态的野花足够让人看花眼,所以我起初并未留意过木槿花。一天上午,我蹲在院子里玩泥巴,祖母挎着一个小竹篮经过我身旁。只见她来到“篱笆”前,将一株株木槿花的枝条够下来,摘下枝头仅有的那几朵花。这天午饭的餐桌上,多了一道木槿花鸡蛋汤。煮熟后的木槿花像几笔水墨,悠悠然漂荡在碗里,和鸡蛋丝交织在一起,缠缠绵绵,咬上一口,滑溜溜,鲜嫩嫩,给炎热的夏天增添了诗意。
          ④上大学后,和同学聊起木槿花,才得知它还有一个俗名叫“篱笆花”,古人也常把它当作篱障。我不禁想起童年院里的木槿花,它枝叶繁茂,密密匝匝,仿佛每根枝条都在手挽着手,共同编织成一面厚厚的墙,阻隔了墙外的纷纷扰扰,让我在院子里安心读书、写字。
          ⑤后来,读到《诗经•郑风》:“有女同车,颜如舜华”“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其中的“舜华”“舜英”,就是木槿花。心想,古人为何给它起这样的名字?又读到李时珍所言:“此花朝开暮落,故名日及。曰槿,曰葺,仅荣华一瞬之义也。”原来,单朵木槿花的花期很短,三五天,有时甚至早晨开花,夜晚就凋零,瞬息间,花开又花落。难怪记忆中的木槿花,总是稀稀落落、零零星星地绽放在茂密的枝叶中。
          ⑥意味深长的是,开得稀松零落的木槿花,能从初夏一直开到夏末,一副开不败的样子——虽然单朵木槿花的花期不长,但一朵又一朵木槿花,宛如参加接力赛一般,跑完自己这一程,就将绽放的机会慷慨地传递给同伴,让这个族群能接连不断地展露于夏日的枝头。
          ⑦我为木槿花个体的转瞬即逝而触动,更感佩它们这个群体的团结与传承精神。不禁想到历史长河中由每一个个体组成的人类社会,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人类文明的车轮才得以滚滚向前。
    (《光明日报》2023年06月09日15版)(1)下面对文章内容和技巧的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首段之首句即写木槿花,是开门见山的写法。
    B.第③段,先写“未留意过木槿花”,最后写“给炎热的夏天增添了诗意”,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
    C.第④段,与同学聊起木槿花即想到童年的木槿花,这是联想的写法。
    D.第⑤段,引用《诗经》和李时珍的话,作者意在写木槿花珍贵稀有。
    (2)按要求品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木槿花,粉紫色的花瓣,零星地绽放在葳蕤的枝头,永远是叶多花少,好像群星捧月一般。(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品析)
    ②单朵木槿花的花期很短,三五天。(请对加点词语在句中的作用加以品析)
    (3)请简析本文的线索。
    (4)本文的题目可否换成“木槿花”?并说明理由。

    组卷:5引用:1难度:0.5

三、写作(50分)

  • 7.作文。
          题目:很别致的                   
          要求:
          1.横线上填人物;如,老师、妈妈、同位……补全题目,按要求写作。
          2.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4.用规范汉字书,不得少于600字。
          5.不得透漏个人信息。

    组卷:4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