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春季高考研究联合体高三(下)第四次联考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是(  )

    组卷:5引用:1难度:0.7
  •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7
  •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
    ①春蚕一生没说过______的话,那吐出的银丝就是丈量生命价值的尺子。
    ②信任,是架设在人心的桥梁,是_______人心的纽带,是震荡感情之波的琴弦。
    ③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______我们齐心协力,______一定会达到目标!

    组卷:8引用:1难度:0.6
  •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

    组卷:5引用:1难度:0.6
  •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5
  •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

    组卷:8引用:1难度:0.6

五、(本大题5个小题,共15分)

  •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林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
    张伟
          ①如果不是他去世的消息被媒体报道,林庚似乎已被人们遗忘了。今年中秋节的前两天,这位97岁的老人在睡梦中辞世,人们这才又记起早年与吴组缃、李长之、季羡林并称“清华四剑客”、后来又与吴组缃、王瑶、季镇淮并称“北大中文四老”的林庚先生。
          ②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曾告诉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要去接触林庚,拜访林庚,因为这位老人有着故去的知识分子们身上最深厚、最值得传承的精神财富。
          ③这笔精神财富近20年来一直隐居在北京大学燕南园里。上世纪80年代林庚从北大退休,便一直居住在这里。学生们从门口偶尔路过,能看到林庚先生正静坐在藤椅上,他的侧影清瘦而安详。
          ④这些学生再也听不到林庚讲课了。
          ⑤据听过课的人们回忆,林庚讲课,有时身着白衬衣、吊带西裤,有时身着丝绸长衫。他腰板挺直,始终昂着头,大多时间垂着双手,平缓地讲着,讲到会心关键处,会举起右手,辅以一个有力的手势。他从不用讲稿,偶尔看看手中卡片,但旁征博引,堂下鸦雀无声,仿佛连“停顿的片刻也显得意味深长”。
          ⑥林庚退休之前,中文系特意为他安排了一堂“告别课”。尽管从1933年在清华大学给朱自清当助教开始,林庚已经执教半个世纪。但他的讲课题目还是几经更换才定下,讲课内容也斟酌再三,教案足足准备了一个多月。这一课,讲的是“什么是诗”。
          ⑦讲课那天,他穿一身经过精心设计的黄色衣服,配黄皮鞋,头发一丝不乱。照钱理群的说法,“美得一上台就震住了大家”。然后,他款款讲来,滔滔不绝。但是,课后当钱理群送他回家,他一进门便倒下,大病一场。
          ⑧晚年,燕南园里这位坐在藤椅上的老人,已经少问世事,不接受媒体访问,淡出公众视野,甚至,连那些从他门口路过的学生,有些也已经不知道他是谁了。“功利、名望,仿佛已经完全从先生的心里消失。”张鸣说。
          ⑨隐居中的林庚,唯独在有人请他为学生讲课时绝不推辞。“对学生,对年轻人,林庚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感情和期待。”张鸣说。在他那间20多年毫无变化、简朴陈旧的客厅里,他面对来访的学生,很容易激动起来。阳光从东、南、西三面的窗户里洒进来,学生们“坐在他面前,甚至连敬仰的心都很难产生。他实在太随和,太真诚”。学生袁行霈回忆,他从不对学生耳提面命,疾言厉色,也不肯当面表扬,或者说些惯常的客套话。学生去看望他时,他起身迎接。离开时,又总是要送出大门,说声“谢谢”。
          ⑩这位曾经的北平现代派诗人、后来的古典文学研究者,一生追慕的是“寒士文学”和“布衣感”。他推崇不在权贵面前低头、“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尘埃。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的骨气。他的学生袁行霈至今记得先生的一句话:“人走路要昂着头。我一生都是昂着头的。”
    ⑪“在做人上,他是成功的。”钱理群评论,“相比一些在世时被推上高位,被别人供奉的人,林庚的结局是最美的。”
    ⑫“他并不显赫,社会上的人也许并不知道他是谁,然而学生却永远铭记。”钱理群说,这是作为一个老师,可以得到的最高评价。
    (有删节)【相关链接】①钱理群:著名人文学者,鲁迅、周作人研究专家,北京大学资深教授。②张鸣:北大中文系教授,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文系副主任等职。③袁行霈:著名古典文学专家,曾任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
    (1)题目说林庚先生是“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请结合全文分析哪些事情体现了他是一个“隐退者”。
    (2)文章第④段只有一句话“这些学生再也听不到林庚讲课了”,试分析一下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3)试分析课堂上的林庚展现出了怎样的魅力,因而深受学生喜爱。
    (4)文中多处引用了钱理群、张鸣、袁行霈等人对林庚先生的评述,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5)从全文看,林庚先生作为一个“隐退者”,表现出了什么样的精神气质?

    组卷:4引用:1难度:0.5

六、写作(本大题45分)

  •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植物学家考察阿尔卑斯山脉的植被后发现:许多山底牧场上开放的花已经移到了海拔2000米的雪带上,原先雪带上的植物则超过雪带向更高处攀登。经研究得知,因为阿尔卑斯山脉地区的气温逐渐升高,那些原来在低温环境里生存的植物不得不向山上低温处寻找适宜的土地。大凡生命都是如此,都有适应环境的本能。但也有环境将生命改变的。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7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⑤文中不得透露本人相关信息。

    组卷:2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