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如图表示人体组织细胞与细胞外液发生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3引用:2难度:0.7
  • 2.房水是由睫状体突产生的,充满在眼前、后房内的一种透明清澈液体。房水中蛋白质的含量,仅为血浆中含量的
    1
    200
    ,葡萄糖含量约为血浆中的80%,主要作用是供应虹膜、角膜和晶状体营养,并把这些组织的代谢产物运走。如果房水过多,就会导致青光眼,青光眼是我国主要致盲原因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1引用:4难度:0.7
  • 3.将电流表的a,b两极置于离体蛙坐骨神经膜外,在某一位点给予适宜电刺激,观察到指针发生了两次偏转,其中第一次发生的偏转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9引用:3难度:0.7
  • 4.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55引用:2难度:0.8
  • 5.关于人脑的高级功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9引用:2难度:0.7
  • 6.关于激素的发现与探究历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50引用:3难度:0.8
  • 7.用体重、性别等均相同的健康狗分为三组进行以下实验: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a、b、c三组狗的体内,然后定时检测狗体内血液中的放射量。4天后,向a组狗体内注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向b组狗体内注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向c组狗体内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对实验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41引用:4难度:0.4
  • 8.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②在水平衡调节中,下丘脑同时是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
    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产生冷觉和热觉
    ④血糖浓度低时,下丘脑可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促进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
    ⑤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通过分级调节调控醛固酮的分泌,从而调节血钠的平衡
    ⑥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⑦下丘脑对肾上腺的调控既可通过神经调节,又可通过体液调节

    组卷:16引用:3难度:0.7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 24.在拟南芥的幼根中,根尖产生的生长素很少,根所需的生长素主要来自地上部分,地上部分产生的生长素通过中柱只能向根尖运输,然后根尖的生长素再通过皮层回流。在幼根的中柱和皮层细胞中,无论生长素以什么方式进入细胞,运出细胞时必须依赖运输载体PIN蛋白,见图1。将拟南芥横放后,其根冠中的平衡石细胞感受到重力信号,细胞内的淀粉体就会沿着重力方向沉降,通过一系列调控使根向地生长,见图2。

    (1)生长素在细胞水平上具有
     
    和诱导细胞分化的作用;少量的生长素即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但是植物体还要源源不断合成生长素的原因是
     

    (2)PIN蛋白在中柱和皮层细胞分布的位置是否相同?
     
    (填“是”或“否”)。
    (3)据图分析,拟南芥横放后,由于
     
    导致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根向地弯曲生长。
    (4)有研究者曾经认为根的向水性也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生长素运输载体PIN蛋白。有科学家设计如下实验,证明了根的向水性与PIN蛋白无关:将已培养7天的PIN蛋白缺失突变体拟南芥移栽到
     
    的琼脂培养基中,用遮光罩遮住根部,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记录根的生长和弯曲情况。结果如图3所示。请指出此实验方案不足之处:
     

    组卷:19引用:3难度:0.7
  • 25.某农场为防治鼠害做了一些调查:甲组研究人员调查了某牧场边界区域内田鼠的种群密度和年龄组成,并以体重作为划分田鼠年龄的标准,体重≤40g的为幼龄鼠,体重≥90g的为老龄鼠,其余为中龄鼠,结果如表所示;乙组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坐标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体重(g) <1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10
    数量(只) 32 57 102 72 61 71 79 68 102 112 85 95 31

    (1)甲组研究人员选择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该牧场边界区域内的田鼠种群密度,是因为田鼠的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该区域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
     
    。年龄组成可以通过影响
     
    来影响种群密度。
    (2)甲组认为若要控制该区域田鼠的种群数量,应捕杀体重大于90g的个体,乙组认为这样做不正确,从种群数量特征的角度分析,你认为乙组的理由是
     
    。控制该区域田鼠种群数量时所采取的减少食物来源、毁灭巢穴和养殖天敌等措施的目的是
     

    (3)乙组图示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上升,从田鼠生存环境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组卷:34引用:5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