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贵州省六盘水地区小升初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6/11 8:0:9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6分)
-
1.“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这告诉我们发展友情需要以宽容之心对待朋友,但这种宽容不能表现为( )
组卷:31引用:8难度:0.7 -
2.关于人的起源这个问题,一直有不同的说法。直到19世纪中叶“进化论”的提出,才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的看法。提出“进化论”的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5 -
3.天气预报显示,明天“大风黄色预警”,让市民做好防风准备。根据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级别划分,黄色预警表示的预警信号级别为( )
组卷:3引用:1难度:0.5 -
4.联合国是当代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它的常任理事国有( )
组卷:7引用:1难度:0.5 -
5.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只有尊重自己,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下列行为中不尊重自己的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7 -
6.“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此词描写的是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这说明人类和大自然( )
组卷:3引用:1难度:0.8 -
7.战争不仅给人类造成巨大伤害,甚至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下列属于战争造成的后果是( )
①环境污染,资源浪费
②经济停滞,甚至倒退
③设施破坏,人员伤亡
④治安稳定,安居乐业组卷:4引用:1难度:0.5 -
8.在教育部印发的《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中,要求青少年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青少年应该( )
①未用完的作业本直接扔掉
②积极做好垃圾分类
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学
④多参与植树造林活动组卷:28引用:1难度:0.5 -
9.反思作为内心活动,是自我完善的一种方式,能帮助我们回顾、分析和总结过去。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9 -
10.地球上有许多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令人叹为观止。其中,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5 -
11.世界卫生组织经常指导一些国家抗击病毒,推动着全球健康事业的发展。它属于( )
①世界性国际组织
②区域性国际组织
③一般性国际组织
④专门性国际组织组卷:2引用:1难度:0.7 -
12.身份证上记录了很多个人信息,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对身份证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
组卷:9引用:1难度:0.5 -
13.红红听说有一个叫“宽容城”的神奇景点,那里的人们和睦相处,生活得无比幸福、愉快。请你猜猜下面不是“宽容城”中特别文化景点的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5 -
14.早期文明发祥地的出现,表明人类开始跨入文明时代的门槛。人类早期文明的发祥地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5 -
15.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告诉我们要( )
组卷:2引用:1难度:0.5 -
16.中国人认为红色象征着喜庆、幸运,在节日与婚礼中喜爱穿红色的衣服;西方人则认为红色代表冲动、动乱,对红色的使用非常谨慎。这是因为( )
组卷:3引用:1难度:0.5 -
17.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们认识到和平的珍贵。下列关于战争与和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7 -
18.在巴比伦的一座神殿的石柱上,刻着迄今已知的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这部法典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5
四、材料分析(共6分)
-
55.材料一: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据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各地区有不同的自然灾害。面对自然灾害,全国上下形成了减灾共同体,尽最大的力量共同应对,减少自然灾害对我们的伤害。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我国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提醒人们要具备防灾避险的意识,自救自护的能力。
贵州省六盘水市是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区域,时常出现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
材料二:2016年中国主要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的比例图。
认真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哪一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最大?
(2)如果不巧遇到了泥石流发生,应该选择什么方式避险?
(3)在与自然灾害斗争的过程中,中国人形成了怎样的抗灾精神?(列出两条)组卷:3引用:1难度:0.5
五、综合实践(共6分)
-
56.材料一:20世纪五十年代,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伴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互联网将世界连成了“地球村”,人类社会已步入信息时代。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聚力科技创新,中国航空人以无畏的进取精神、精湛的专业技术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新阶段。天舟发出首单“太空快递”“墨子号”量子卫星发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在太空工作六个月……科技发展持续推动着中国的强国之路。
(1)请列举出信息技术发展给人们生活、学习或工作方式带来的方便。
(2)为实现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在这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青少年应该怎样做?(至少回答三点)组卷:2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