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第四版)《大林寺桃花-书愤》2022年同步练习卷(1)
发布:2024/6/8 8:0:9
一、训练巩固
-
1.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全诗短短四句,写出了平原与山地气候的差异。请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谈谈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组卷:1引用:1难度:0.6 -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游大林寺
【唐】白居易 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凡十七人。自遗爱草堂①,历东西二林②,抵化成、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寺中唯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③。
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④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因口号绝句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弘简、李补阙渤三人姓名文句。因与集虚辈叹且曰:“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自萧、魏、李游,迨⑤今垂二十年,寂寥无继来者。嗟乎!名利之诱人也如此!”时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太原白乐天序。
【注释】①遗爱草堂:白居易贬江州后,在庐山遗爱寺自己建造的草堂。②东西二林:指东林寺、西林寺。后文“化成”指化城寺。③海东人:新罗国人。新罗国地处朝鲜半岛。④聚落:村庄。⑤迨(dài):等到。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A.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B.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C.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D.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2)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①山桃始华
②若别造一世界者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
(4)用自己的话说说白居易一行游大林寺的行踪。
(5)大林寺景色优美却游人甚少,其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组卷:4引用:1难度:0.5
一、训练巩固
-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全诗紧扣一“愤”字,前半部分叙述早年收复失地的壮志,后者感叹时不再来,壮志难酬。
B.诗人开篇自问,“那知”一词隐含着对年轻时候不知世事艰难的自责,话语中多郁愤之情。
C.颈联写诗人揽镜自照,却见衰鬓先斑,皓首幡皤,其壮志未成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
D.《书愤》是陆游的七律名篇之一,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风格高健,显然得力于李白。
(2)陆游诗作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本诗哪两句诗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试加以分析。组卷:6引用:1难度:0.6 -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书愤二首(其二)
陆游
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
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
远戍十年临的博①,壮图万里战皋兰②。
关河③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注]①的博:又作“滴博”,山岭名,在四川理番县东南。这里泛指川陕。②皋兰:山名,在今甘肃省兰州市南面。③关河:泛指边塞之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岁月流逝,诗人面对镜子,发现鬓发残损,但自己的一颗丹心依旧,壮志还在。
B.颔联,诗人感慨自己迟暮衰弱,不胜戎衣,但是悲愤常在,诗人还想着手握宝剑杀敌。
C.“远戍十年临的博”,诗人回忆往事,自己曾驻守在遥远的的博岭前哨将近十年时光。
D.“壮图”,指壮丽的图景。诗人宽慰自己,无法在战场上驰骋,就欣赏皋兰的美景吧。
(2)诗歌颈联和尾联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组卷:5引用:1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