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市人大附中高考化学考前试卷(5月份)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
-
1.下列我国科技创新的产品设备在工作时,由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是 ( )
A.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用偏二甲肼为燃料 B.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上的太阳能电池板 C.和谐号动车以350 km/h飞驰 D.世界首部可折叠柔屏手机通话 组卷:68引用:11难度:0.9 -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21引用:1难度:0.6 -
3.某同学进行有关铜、硝酸、硫酸化学性质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实验1 实验2 ①、③中溶液呈蓝色,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③中溶液呈蓝色,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组卷:114引用:3难度:0.5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8分)
-
10.生活污水中的氮和磷主要以铵盐和磷酸盐形式存在,可用电解法从溶液中去除。电解装置如图:以铁作阴极、石墨作阳极,可进行除氮;翻转电源正负极,以铁作阳极、石墨作阴极,可进行除磷。
Ⅰ.电解除氮
(1)在碱性溶液中,NH3能直接在电极放电,转化为N2,相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2)有Cl-存在时,除氮原理如图1所示,主要依靠有效氯(HClO、ClO-)将或NH3氧化为N2.在不同pH条件下进行电解时,氮的去除率和水中有效氯浓度如图2:NH+4
①当pH<8时,主要发生HClO氧化的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NH+4
②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当pH<8时,氮的去除率随pH的降低而下降的原因是:
③当pH>8时,ClO- 发生歧化导致有效氯浓度下降,而氮的去除率却并未明显下降,可能的原因是(答出一点即可):
Ⅱ.电解除磷
(3)除磷的原理是利用Fe2+将转化为Fe3(PO4)2沉淀。PO3-4
①用化学用语表示产生Fe2+的主要过程:
②如图为某含Cl-污水在氮磷联合脱除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推测在20-40 min时脱除的元素是
(4)测定污水磷含量的方法如下:取100 mL污水,调节至合适pH后用AgNO3溶液使磷全部转化为Ag3PO4沉淀。将沉淀过滤并洗涤后,用硝酸溶解,再使用NH4SCN溶液滴定产生的Ag+,发生反应Ag++SCN-═AgSCN↓,共消耗c mol/L NH4SCN溶液V mL.则此污水中磷的含量为组卷:47引用:2难度:0.6 -
11.草酸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某校高三化学小组探究草酸被氧化的速率问题。
实验Ⅰ 试剂 混合后
溶液pH现象
(1 h后溶液)试管 滴管
a 4mL 0.01mol•L-1KMnO4溶液,几滴浓H2SO4 2 mL0.3 mol•L-1H2C2O4溶液 2 褪为无色 b 4mL 0.01mol•L-1KMnO4溶液,几滴浓NaOH 7 无明显变化 c 4mL 0.01mol•L-1K2Cr2O7溶液,几滴浓H2SO4 2 无明显变化 d 4mL 0.01mol•L-1K2Cr2O7溶液,几滴浓NaOH 7 无明显变化
(2)实验Ⅰ试管a中KMnO4最终被还原为Mn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瑛瑛和超超查阅资料,实验Ⅰ试管c中H2C2O4与K2Cr2O7溶液反应需数月时间才能完成,但加入MnO2可促进H2C2O4与K2Cr2O7的反应。依据此资料,吉吉和昊昊设计如下实验证实了这一点。实验Ⅱ 实验Ⅲ 实验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6 min后固体完全溶解,溶液橙色变浅,温度不变 6 min后固体未溶解,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6 min后固体未溶解,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4)睿睿和萌萌对实验 II继续进行探究,发现溶液中Cr2O72-浓度变化如图:
臧臧和蔡蔡认为此变化是通过两个过程实现的。
过程i。MnO2与H2C2O4反应生成了Mn2+。
过程ii。
①查阅资料:溶液中Mn2+能被PbO2氧化为MnO4-。
针对过程i,可采用如下方法证实:
将0.0001 mol MnO2加入到6 mL
②波波和姝姝设计实验方案证实了过程ii成立,她们的实验方案是
(5)综合以上实验可知,草酸发生氧化反应的速率与组卷:53引用:2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