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新版必修1《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2020年单元测试卷(1)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
1.水循环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如图为全球多年平均水循环模式图,S线代表地球表面,假设水循环总量为100单位。读图完成1~2题。
若a、b为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则( )组卷:4引用:0难度:0.50 -
2.水循环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如图为全球多年平均水循环模式图,S线代表地球表面,假设水循环总量为100单位。读图完成1~2题。
图中甲、乙、丙表示的水循环类型分别是( )组卷:4引用:0难度:0.50 -
3.如图为水循环示意图,①②③④代表水循环环节。读图完成3~5题。
水循环的最主要动力是( )组卷:3引用:0难度:0.50 -
4.如图为水循环示意图,①②③④代表水循环环节。读图完成3~5题。
关于①-④环节参与水循环水体总量的表述,正确的是( )组卷:3引用:0难度:0.50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0分)
-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时,就容易形成雾。在南美洲智利中北部阿塔卡马沙漠南缘,有个叫丘贡戈的海边渔村(图中M地),几十年前这里的人一年也难洗一次澡,而现在他们不仅可以天天洗澡,还可以养花种菜。这都得益于立在山头的大量塑料网,来自太平洋的浓雾在网上凝结成水,再顺着软管流入收集装置中,解决了当地的用水问题。
(1)简要分析M地降水少的原因。
(2)除“雾中取水”以外,缓解当地水资源短缺的可行性措施还有哪些?
(3)简要分析M地沿岸夏季多雾的原因。
(4)图中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如果一艘油轮因意外事故发生石油泄漏,造成大面积海洋石油污染,那么洋流对海洋污染的有利影响表现为组卷:6引用:4难度:0.5 -
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是由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是一种使用方便、燃烧值高的新型能源。自18世纪被发现以来,各国对它进行了长期研究,但对其真正开发利用仅能追溯到20世纪,足见其开发难度之高。2017年5月18日,我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首次可燃冰试采,实现连续7天19个小时的稳定产气,取得历史性突破,可燃冰试采宣告成功。下面图甲为神狐海域位置图,图乙为南海可燃冰分布(图中阴影部分)图,图丙为南海部分海域的海底等深线分布图。
(1)根据图乙描述我国南海地区可燃冰的分布特点。
(2)分析我国致力于可燃冰开采的原因。
(3)推测我国在南海开采可燃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4)南海除了开发可燃冰资源以外,还有哪些海洋资源可供利用?组卷:0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