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宁学院附中九年级(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五四学制)
发布:2024/7/7 8:0:9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
1.2022年是我国现行宪法正式实施40周年。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了现行宪法法,而每年的12月4日也成为我国的“宪法宣传日”。以下有关宪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有机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②宪法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③宪法的修改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半数以上通过
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组卷:123引用:5难度:0.7 -
2.2021年10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实现家庭教育由传统模式向以法治为引领和驱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新模式迭代升级。同时,配合落实中央关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双减”精神,真正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这( )
①是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举措
②说明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坚持科学立法
③体现了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当前的中心工作
④体现我国将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既发挥法律的教化作用,又发挥道德的规范作用组卷:12引用:2难度:0.8 -
3.某班同学对社会生活中的情境进行讨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情境 判断 ① 某大学生应征入伍,服役期间表现优异,成为特战队员 这是在依法履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② 某退休教师将自己的所有财产捐赠给学校权利 这是在依法行使自己的文化教育权力 ③ 某公司未经允许使用名人照片做广告,被判侵权 该公司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 ④ 张某急于办事,将车停到“禁止停车”的位置,被依法处罚 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 组卷:354引用:10难度:0.8 -
4.“轰隆,轰隆……”一楼装修的“咆哮”声又来了,家住九楼的刘某又一次从午休中惊醒!已多次与一楼业主交涉未果的他愤怒了,拿起哑铃从家中推窗砸向一楼业主的豪华轿车,造成车辆损失2万多元。事后刘某被判高空抛物罪,判处有期徒刑9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5000元。本案警示我们( )
①依照法定程序,正确维护自身权利
②依法履行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③完善相关法律,依法维护居民权益
④违反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组卷:192引用:11难度:0.4 -
5.坚持依宪执政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强调依宪执政,因为宪法是( )
①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②评判是否犯罪的专门法律
③所有法律的总和
④国家和人民意志的体现组卷:108引用:12难度:0.7 -
6.下列示例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要求对应不正确的是( )
序号 示例 基本要求 ① 李刚的财产被叔叔侵占后,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返还财产。 公正司法 ② 2022年9月14日,国家网信办会同相关部门起草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科学立法 ③ 2022年9月23日,曾引起全国关注的“唐山某烧烤店打人案”一审公开宣判,主犯获刑24年。 严格执法 ④ “老虎”“苍蝇”一起打、加大力度惩治“老赖”、“海外猎狐”扫黑除恶。 全民守法 组卷:59引用:4难度:0.5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
18.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于2022年10月30日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该法将从2023年4月1日起施行。自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将有法可依。
针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和水资源短缺问题,黄河保护法主要从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和加强污染防治两个方面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规定,并明确了国家在黄河流域强化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和城镇节水降损措施。
针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不充分问题,黄河保护法规定,黄河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资源型产业转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现代产业和清洁低碳能源,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优化调整,更好的造福民生领域。
针对黄河流域生态安全问题,黄河保护法规定,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黄河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开展黄河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定期评估生物受威胁状况以及生物多样性恢复成效。
此外,黄河保护法亦对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作出规定,如要求编制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推动黄河文化体系建设,组织开展黄河文化和治河历史研究等。
根据材料内容,谈谈《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的出台将产生哪些积极影响。组卷:10引用:1难度:0.5 -
19.材料一: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科学成就振奋人心。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轨驻留6个月期间,先后开展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首次完成在轨交接班,见证了货运飞船与空间站交会对接最快世界纪录等众多历史性时刻,并利用任务间隙,进行了1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以及一系列别具特色的科普教育和文化传播活动。
材料二:回望历史,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在为我国科技事业长期奋斗的过程中,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勇攀高峰、敢为人先,集智攻关、团结协作,不仅创造了辉煌的科技成就,还形成了宝贵的“科学家精神”。
展望未来,中国科技的累累硕果,不仅会造福中国,还会惠及世界各国和人类未来。目前,“中国天眼”已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中国核聚变研究的重大突破为人类共建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带来了希望,中国空间站也将成为未来国际合作探索太空的一个重要平台。
中国科技的铿锵印记令我们无比自豪,请结合国情知识说一说上述材料带给我们哪些深刻启示。组卷:26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