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新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多彩的光(第五、六节)》2023年单元测试卷(4)
发布:2024/8/15 20:0:2
一、选择题
-
1.下列的四种镜子,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是( )
组卷:11引用:2难度:0.6 -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38引用:13难度:0.9 -
3.不平行的光束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 )
组卷:1676引用:16难度:0.9 -
4.用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同学拍照时,底片上成一清晰的半身像再要拍全身像,则照相机要_____该同学,镜头向_____调节( )
组卷:14引用:5难度:0.9 -
5.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在物体从离凸透镜30cm处逐渐移到离凸透镜20cm处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8引用:4难度:0.7 -
6.如图所示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像示意图,现要进行视力矫正,则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正确的是( )
组卷:27引用:2难度:0.5 -
7.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当物距u为20cm时,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v为13cm.将此物体移到离凸透镜11cm,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是( )
组卷:31引用:6难度:0.7
五、解答题
-
22.如图为“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装置。
(1)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中心大致在,其目的是:。
(2)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必须做好光屏的微调,即在一定范围内左右移动光屏,使光屏上的像由模糊到,直到找到像最清晰的位置。
(3)如图,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倒立、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4)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动,把凸透镜从距蜡烛一倍焦距处向蜡烛移动2cm,可以从(选填“光屏一侧”或“蜡烛一侧”)通过凸透镜观察到烛焰、的像,就是利用了这一成像规律。组卷:9引用:3难度:0.5 -
23.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光具座、凸透镜、光屏和蜡烛等。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上。
(2)该实验应使凸透镜成实像,那么凸透镜成实像的条件是物距焦距。
(3)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请在如图乙上画出像距与物距的关系图象。物距u/cm 14 16 18 20 22 24 26 像距v/cm 35 27 22 20 18 17 16
A.光屏上第一次的像是倒立、放大的 B.a位置在44~46cm刻线之间
C.光屏上第二次的像是倒立、缩小的 D.b位置在19~21cm刻线之间。组卷:64引用:3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