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册《第5单元 化学方程式》2023年单元测试卷(十一)
发布:2024/8/17 4:0:1
一、选择题
-
1.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个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4.0 1.0 3.0 3.0 反应后质量/g x 1.0 2.4 6.2 组卷:390引用:10难度:0.4 -
2.在一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4 10 1 21 反应后质量/g 0 12 15 待测 组卷:167引用:7难度:0.9 -
3.下列说法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组卷:20引用:2难度:0.5 -
4.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或运用,观点合理的是( )
组卷:29引用:2难度:0.9 -
5.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组卷:54引用:5难度:0.5 -
6.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固体混合物的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组卷:180引用:7难度:0.7
三、计算题
-
17.为探究CuO和C反应的最佳质量比(忽略副反应),化学兴趣小组取 CuO和C的混合物17.2g,按不同的质量比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横坐标表示混合物中CuO所占的质量分数,纵坐标表示生成物中Cu的质量。
(1)分析可知,CuO和C的最佳质量比对应图中的
(2)计算a点时,产生CO2的质量(写出详细计算过程)。组卷:693引用:9难度:0.6
四、科学探究题
-
18.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图1。
(1)小明认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燃烧产物的质量应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发现石棉网上的燃烧产物质量反而比反应前镁条质量小,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a.氧气不足
b.镁条未反应完
c.部分燃烧产物散逸到空气中
d.部分镁条与除氧气外的物质反应生成其他固体
(2)小红按图2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一些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②镁能与氮气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
③氮化镁可与水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3N2+6H2O═3X+2NH3↑。X的化学式为
④氢氧化镁是不溶于水的固体,且受热易分解生成氧化镁和水。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为Mg3N2。
【实验探究】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如图,取燃烧产物于烧杯B中,加入适量水,然后用大烧杯罩住小烧杯A和B 现象:
结论:燃烧产物含Mg3N2
(3)为什么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请从微观角度解释:
(4)两位同学通过交流反思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
【拓展延伸】
(5)如果用图2装置(气密性良好)和药品(足量)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该实验所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15
(6)2.40g镁条在某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中完全燃烧,所得固体的质量可能是
A.3.33g
B.4.00g
C.3.28g
D.3.96g组卷:81引用:4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