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湖滨中学九年级(上)段考化学试卷

发布:2024/8/30 3:0:9

一、选择题。↩​

  • 1.下列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1引用:2难度:0.8
  •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组卷:3引用:2难度:0.8
  • 3.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科学家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研究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

    组卷:54引用:11难度:0.9
  • 4.某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组卷:715引用:123难度:0.9
  • 5.如图所示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5
  • 6.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2引用:3难度:0.5
  • 7.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的实验中,需要加热约150mL的水,要用到的下列仪器是(  )
    ①烧杯;②试管;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石棉网;⑥铁架台。

    组卷:207引用:6难度:0.9
  • 8.为了除去灯泡中可能混入的微量氧气,有些白炽灯在灯丝的支架上附着了少量的某种红色物质。该红色物质可能是(  )

    组卷:369引用:81难度:0.9
  • 9.下列符合实验安全要求的是(  )

    组卷:2引用:2难度:0.7

二、非选择题

  • 27.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潜水员潜水时身上背的钢瓶里装的是什么气体吗?它既不是纯氧,也不是普通的空气,而是一种特殊的空气——人造空气。过去,潜水员潜入深海时携带的就是普通空气,当潜水员浮出水面时许多人就无缘无故的死去。其原因是深海的压力很大,吸入体内的氮气随着压力的增大,大量溶解在人体的血液中,而当潜水员由深海上浮,浮到水面时,压力猛然下降,血液中的氮气就纷纷从血管内往外跑,从而导致血管堵塞、血流不畅而造成死亡。怎样才能防止这种“潜水病”呢?科学家想到了“氦”,因为氦极难溶解于水。于是人们把普通空气中的氮气除去后,把氧气和氦气按照1:4的体积比混合起来,就制成了“人造空气”。潜水员呼吸这种“人造空气”,即使潜到水下一百多米,也不会再患潜水病。这种“人造空气”的密度只有普通空气的
    1
    3
    ,因此呼吸起来比普通空气轻松得多,可以减轻人呼吸的困难,因而现在这种“人造空气”还被用来治疗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1)下列关于人造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越大,人造空气中的氮气在水中的溶解性越强
    B.身体健康的正常人吸入人造空气没有危害
    C.将燃着的木条插入盛有人造空气的集气瓶中,木条会熄灭
    D.人造空气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等疾病是由于其具有杀菌作用
    (2)①普通空气、②氧气、③人造空气的密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序号填空,下同)
     
    。之所以用氦气代替氮气制造人造空气,主要是因为氦气具有下列性质:①物理性质
     
    ;②化学性质
     

    (3)请再举出氦气的另一种用途
     

    组卷:7引用:2难度:0.5
  • 28.学习了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同学们对催化剂产生了兴趣,他们开展了以下探究。实验探究一:比较催化剂种类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影响。
    【查阅资料】
    (1)很多植物对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2)压强传感器可以测量密闭体系内气体压强的变化。
    【实验操作】
    (1)在27.8℃,100.7kPa时,将具支试管的支管通过胶皮管与压强传感器连接(如图1所示),取2.0g植物碎末放入具支试管中。

    (2)用量筒量取2mL 3%过氧化氢溶液,倒入具支试管中并立即塞上橡胶塞,同时启动数据采集程序采集数据。更换相同质量,不同种类的植物碎末,重复实验(1)和(2)。
    (3)不加入植物碎末,重复实验(1)和(2),做空白实验。
    (4)将采集到的数据用电脑进行处理,得到反应前后压强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2。实验操作(3)的目的是
     

    【实验结论1】由图2可知,催化效果最好的是
     

    【交流反思】上海青叶作催化剂时,200s前曲线迅速升高的原因是
     
    ;200s后曲线略有下降的原因是
     
    。除此之外,你还可以从图2中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探究二:比较催化剂用量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影响
    【进行实验】
    在30.2℃,压强100.5kPa时,选择上海青叶碎末用量分别为1.0g、2.0g、3.0g,均与2mL 3%过氧化氢溶液反应,获得数据如图3所示。
    【实验结论2】
    由图3可知,在t1秒内,上海青叶用量为
     
    时,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最快;图中三条曲线最终将重合在一起,其理由是
     

    【拓展延伸】
    某些植物、氧化铜、猪肝、二氧化锰等都可以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除此以外,你还知道
     
    可以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组卷:116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