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九年级(下)校本化学练习卷(14)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
-
1.下列有关化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34引用:8难度:0.9 -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6 -
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组卷:10引用:3难度:0.9 -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组卷:76引用:12难度:0.7 -
5.根据图示信息和已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74引用:12难度:0.7 -
6.根据实践经验,下列课外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组卷:105引用:8难度:0.7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0分)
-
17.根据如图1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标号②的仪器名称:
(2)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图1中的
(3)实验室可将②⑦⑩连接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已知:一氧化氮(NO)是一种无色气体,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NO2).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气体,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其装置如图2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B为一个用金属丝固定的干燥管,内装块状碳酸钙固体;E为一个空的蒸馏烧瓶;F是用于鼓入空气的双连打气球.(铜丝和金属丝都可以上下移动)
兴趣小组同学在确定装置气密性良好并装入药品后,进行了以下操作:先将装CaCO3的干燥管下移使CaCO3与稀HNO3反应产生CO2,观察到装置C中石灰水变浑浊后,将铜丝下移使之与稀HNO3起反应.
①先让CaCO3与稀HNO3反应产生CO2的目的是
②铜丝和金属丝设计成可以上下移动的优点是
③写出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④证明E中收集到的气体是NO的方法是
⑤下列关于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者都属于非金属氧化物
B.一氧化氮可发生氧化反应
C.二氧化氮可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组卷:18引用:3难度:0.3 -
18.某兴趣小组同学对NaOH、Na2CO3、NaHCO3、NaCl等常见的钠的化合物进行了研究。
【知识回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NaCl主要存在于海水中
B.烧碱(NaOH)和纯碱(Na2CO3)都属于碱
C.Na2CO3和NaHCO3的俗名分别为苏打和小苏打
D.NaOH和Na2CO3都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分析判断】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得“84”消毒液。你认为“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可能是
A.SO2B. Na2CO3C.KMnO4 D.NaClO
【提出问题】NaOH露置于空气中易变质,那么实验室中的氢氧化钠有没有变质呢?该小组同学对实验室中一瓶氢氧化钠固体样品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
1、NaOH在空气中不会转化成NaHCO3。
2、BaCl2溶液呈中性,Ba(OH)2是可溶性碱。
3、CO2在饱和的NaHCO3溶液中几乎不溶解。
【提出猜想】猜想Ⅰ:样品中只有NaOH
猜想Ⅱ:样品中只有Na2CO3
猜想Ⅲ:样品中既有NaOH又有Na2CO3
【实验探究】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与结论 1、取少量样品,加足量水。 样品全部溶解,得无色溶液。 2、取少量实验1所得无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则猜想 3、取少量实验1所得无色溶液于试管中,
滴加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有关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操作: 对应现象:
步骤如下:①按图连接好装置,并检查气密性;②准确称取该样品1.0g,放入烧瓶内;③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加30.0%的稀硫酸至过量,关闭活塞;④反应结束后,量筒内液体的读数为55.0mL.(已知:室温条件下,CO2的密度为1.6g•L-1)
(1)B装置集气瓶内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
(2)若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换成稀盐酸,则测试的结果可能
(3)计算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组卷:41引用:4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