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中学八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10/20 1:0:1
一、选择题(共50分)
-
1.2020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通过,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对青少年来讲,预防违法犯罪应做到( )
①加强道德修养,杜绝不良行为
②树立法治意识,依法自律
③增强明辨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④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组卷:118引用:11难度:0.8 -
2.置身于广阔的社会之中,我们与许多人交往,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下列是小李对社会生活的感受,其中正确的有( )
①小李看电视时听到“日本40万美元起拍:拍卖中国反卫星导弹残骸”时,他感到愤怒
②小李到菜园里帮妈妈除草、采摘蔬菜,小李感到劳动的艰辛和乐趣
③小李看到一位驾驶员用自己的生命保证了车上乘客的安全,这时小李感到驾驶员的伟大
④小李觉得社会生活是复杂的,充满危险应少接触组卷:10引用:6难度:0.6 -
3.“在公交车上让座”“在学校楼梯上右行礼让”“分享学习经验”“抗震救灾”“志愿者活动”“爱心一日捐”活动都是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 )
①主动了解社会
②关注社会发展变化
③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
④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组卷:27引用:18难度:0.7 -
4.此漫画告诉我们( )
组卷:29引用:28难度:0.9 -
5.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审查判断电子数据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指出“网络造谣”“制造传播虚假信息”等行为要负刑事责任。这说明( )
①网民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拒绝盲目从众
②网络并非法外之地,违法同样要受到处罚
③制造传播虚假信息、谣言属于不良行为
④网民要珍惜网络话语权,不信谣不传谣组卷:1引用:3难度:0.7 -
6.“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低头玩手机!”这句网络语言成为很多“低头族”的真实生活写照。手机成瘾不仅造成焦虑、抑郁、失眠等心理问题,还容易带来近视、颈椎病等生理疾病。智能手机改变人们的交流方式,拉近人与人的时空距离,却疏远了心灵之间的情感交流。作为初中学生成为“低头族”后,你认为会有哪些危害( )
①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
②浪费大量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影响学业进步
③影响生命健康成长,严重的甚至因为长时间上网而不幸患病
④降低我们实际社会交往的能力,对我们的现实生活产生消极影响组卷:17引用:3难度:0.7 -
7.物联网可以自动检测并报告道路、桥梁的“健康状况”,可以根据光线强度自动控制路灯开关。可以检测控制大棚种植中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土壤养分、二氧化碳浓度等参数。这告诉我们( )
组卷:13引用:12难度:0.8 -
8.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统计,我国青少年犯罪总数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而青少年犯罪80%与网络有关,泛滥的网络暴力、色情游戏等,使部分青少年沉迷其中不能自拔而走向犯罪。这警示我们中学生要( )
①依法自律,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②拒绝上网,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③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
④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组卷:53引用:23难度:0.9 -
9.《克雷洛夫寓言》中有一个马和骑师的故事。讲的是一位骑师驯了一匹好马,他认为给这样的马加上缰绳是多余的。有一天,他骑马出去时,就把缰绳解除掉了。马在原野上飞跑,当它知道什么束缚也没有的时候,就越来越大胆了,它一路狂奔,把骑师摔下马来。它往前直冲,什么也看不见,什么方向也辨不出来,最后冲下深谷。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
组卷:206引用:17难度:0.5 -
1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的话强调了做一个有教养的人要( )
组卷:6引用:8难度:0.7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5岁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逐渐无心学习,不完成作业,经常旷课。开始时,他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曾因偷学校的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在社会上偷窃财物、参加赌博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搞钱到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就多次作案起,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
(1)材料中,陈某的行为中,哪些是不良行为?哪些是一般违法行为?哪些是犯罪行为?
(2)结合材料,说说陈某分别受到过哪些社会规则的约束?
(3)上述材料,给我们青少年如何预防犯罪有什么启示?组卷:96引用:12难度:0.5 -
3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中学八年级学生李刚自从迷上网络后无心读书,经常迟到旷课,甚至整夜泡在网吧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批评教育,但仍不悔改。后来李刚开始偷窃,还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向小朋友索要零花钱。
材料二:孙林上传110余万条公民个人信息至群内供他人下载,被公安机关查获后,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5000元。
(1)李刚的偷窃行为和孙林泄露他人信息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
(2)孙林这类违法行为有什么特征?
(3)为了让你的同龄人远离违法犯罪,请你给警示。组卷:14引用:2难度:0.9